【摘 要】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注意”的規律提高并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規律為體育教學服務;為使上體育課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密切注意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組織體育教學。
【關鍵詞】“注意”的規律 體育課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164-02
現在的學生好動、靈活、分析能力強、知識面寬、生長發育較快,對新的事物好奇、敏感等。但在上體育課時學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對一定事物的選擇,集中是對所選擇對象的關注與堅持。注意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而是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中的一種共同特征,是心理活動的一種積極狀態。“注意”是學習、工作、體育等活動的必要條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對于一節課教學完成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思想集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體育課基本上都是在室外進行的,外來的干擾,如車輛、行人、氣候等很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是一個不利因素,要解決不利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注意”規律去組織教學。目前初中大多數學生年齡在13~16歲之間,他們全身各器官中,就神經系統而言,其主要的特點是興奮性較高,興奮過程相對較強,興奮與抑制的轉換較快(靈活性較高)。在體育活動中體現為模仿性強,多余的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動作的準確性與協調性較差,好動,直至已經疲勞時,還很興奮。根據這一階段的學生年齡特征,要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根據這些特點,著重發展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能力,運用這兩種“注意”的相互轉化規律組織教學,利用保持學生的注意的各種條件,控制分散注意的因素。第一,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第二,運用有意注意規律。第三,運用無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
一 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組織體育教學
“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由對象本身特點直接引起的注意。教師既要利用刺激物的特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教學服務,又要防止造成學習上的分心影響教學效果。
1.盡可能避免一切外界刺激物的干擾
教學環境、場地,盡可能避免干擾。如在同一時間,同時有幾個班上體育課時,應注意合理劃分區域,盡量背向或遠離,各授課教師間互相照顧,盡可能使各方不受或少受影響,同時還應注意氣候等方面的影響。
2.場地的布置應新穎,安排要合理舒適
如墊子的排列、隊列的排列是否整齊等,這樣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集中,使他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
3.教師儀表,應嚴肅認真,精神飽滿
服裝整齊輕便能給學生以一種通過體育鍛煉能獲得精神活力和健美的感染力,引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注意,自然而然地產生參加練習的欲望,可以使他們練習時注意力集中完成動作,同時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直觀性、新穎性、多樣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是非常重要的。如新授課,教師對動作要領的講解,要有針對性、做到目的明確,通俗易懂、精簡扼要,用詞確切、精煉,運用動作術語和口訣,表達要生動、形象,同時注意講解要富有啟發性,可結合提問,與學生生活實踐相聯系,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如果學生遇到困難和障礙時教師可用比喻教學法,而且還注意講解時機和效果,不但能使學生通過思維建立動作概念,也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5.新授課,教師示范動作要過硬
動作示范要求準確、熟練、輕快、優美,使學生一開始學習新動作就建立一個正確的形象,一般可以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結合教學要求,做重點部分示范,可做慢速、常速或靜止的,分解動作、聯合動作相結合。這樣可引起和提醒學生注意的良好效果,避免盲目的示范而會使學生分散注意力的現象,示范的位置應根據學生隊形、動作性質、安全要求、動作結構及學生觀察動作部位而定。
6.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可能的條件下,可采用掛圖、幻燈、投影等,通過這些教學手段,更好的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 運用“有意注意”規律組織體育教學
“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的目的,必要時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這是一種主動的,并且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因此運用“有意注意”規律和特點去組織教學應注意如下幾點:
1.目的任務要明確
即在每學期開始的第一次體育課或新生入學時應上的一次引導課:進行體育目的、意義的教育,教師讓學生知道本學期的任務、內容和標準,以及本學期體育活動開展的重點項目等。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本校的體育成績和優良的傳統,以及上課時的常規要求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體育課的學習,使他們在上課時遇到干擾和困難的情況下,能用一定的意志來集中自己的注意,激發學生愛好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盡可能照顧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是能否集中注意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個人學習興趣、愛好、健康狀況以及年齡特征),既重視學生的直接興趣,又重視學生的間接興趣,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加強直觀教學,組織趣味游戲、小型競賽、輔助練習以及多種多樣的循環教學法,練習中提出明確的技術要求和指標(如練習次數、組數),對于練習中出現的技術錯誤動作,不應指責,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同時會挫傷學生積極性和自尊心(尤其女生),更不能急躁、埋怨,應用巧妙的方法進行耐心幫助和輔導加以糾正,通過這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3.區別對待
在練習過程中有一些學生膽子大,有一些學生膽子小,必須加強保護和幫助,以免出現偏差而分散學生注意或導致事故,造成膽怯心理,直接影響學生的注意。
4.加強紀律性
自覺的組織紀律性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條件之一,組織紀律性強就能集中注意力,專心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組織性、紀律性、自覺性等常規的教育,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勇敢頑強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養成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自覺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有意注意的能力。
三 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組織體育教學
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考慮學生的“無意注意”,教學就完不成既定的任務,也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相反,只注重學生的“有意注意”,就會失去學習的吸引力,容易引起消極情緒,產生疲勞。眾所周知,在體育課中要使學生都感到有趣而不遇到困難和干擾是不可能的,如上新課時,開始可能是無意注意,接著就需要通過老師的組織教法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以便接受新知識、新動作。當然要正確掌握一個新動作,必須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才能初步形成完整的技術動作。因此既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又要利用“無意注意”轉換為“有意注意”,只有這兩種注意經常不斷交替,才能掌握技術動作。因為有意注意是人體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由第二信號系統控制和調節的,主動的注意某些事物,才能達到預定的目的。因此有意注意是完成學習的重要條件。例如田徑這一項目,既枯燥無味,又是運動量較大的項目,但是它對全面發展青少年身體素質卻有很大的作用,是各項運動的基礎。所以它在體育教學大綱中都占有較大的比重。然而對于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引起注意力分散,要以堅強的意志去排除內外干擾,專心致志地學習。
可見,“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實踐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要求教師善于運用兩種注意規律,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