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認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一定要建設良好的班風。良好班風的建設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考慮,即在班級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班主任言傳身教的作用;及時對學生的桀驁行為進行調適;對每個學生給予平等的愛;扎實開展各項活動,以活動促進班級常規管理。
【關鍵詞】班主任 班風建設 輿論引導 言傳身教 行為習慣 愛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178-02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班級管理。筆者認為,對一個班級進行管理,一定要注重建設良好的班風,而良好班風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一 在班級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
良好班風的建設,首先要引導班級的輿論。即正確地引導班級輿論,這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前提。班級有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就給每個學生提出了班級規范和行為要求,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幫助班主任工作,起到約束和管理學生的作用。馬卡連柯曾說:“不管用什么樣的勸說,也做不到一個正確組織起來的、自豪的集體所能夠做到的一切。”在這方面,學生習慣的養成不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習慣的養成是越早越好。常言道:“三歲定十八”。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而培根在《論人生》中明確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該通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良好習慣的盡早養成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不容忽視的責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同時采取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對班中的好人好事進行宣傳、表揚;對一些不良行為和傾向宜及早制止和教育。
二 充分發揮班主任言傳身教的作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心理學也認為,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可塑性和可變性大,模仿性強,教師的言行和舉止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他(她)的言行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則、謙虛躬行,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為一名班主任,既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又要有以身立教、以德立教、教書育人的良好的政治品質;既要有誠實正直、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的良好的社會公德,又要有忠于職責、精于職業、團結協作的良好的職業道德;既要有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人際和諧的良好的人格修養,又要有積極進取、意志堅定、興趣廣泛的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一個思想高尚、作風正派、公正為人、禮貌待人的班主任,他(她)本身就是活的教材,能產生巨大的榜樣力量。班主任的好思想、好行為、好作風,都會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學生會照樣子學,縮短了由知到行的轉化過程,有利于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集體氛圍。
三 及時對學生的桀驁行為進行調適
中學生階段,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的獨立意識漸漸增強,這是高中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感到為難的事情。學生在青春期往往產生故意違反紀律、語言行為粗野、損壞公物、撒謊騙人、小偷小摸、考試作弊、厭學或逃學等現象。這些行為的產生,是學生品德不良的前奏,較容易糾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舉措:一是抓住時機,引起內心震動。這些學生往往聽慣了訓斥,學會了檢討或其他應付的方法,所以教師的一般勸說或批評效果不大。如果我們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們的情緒波動,思想斗爭,然后給予啟發誘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種經歷往往會在他們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過錯行為的轉折點。二是進行冷處理,降溫減壓。有的學生犯錯誤后,情緒往往轉為激動、亢奮。這時我們就不能像平時那樣按部就班地說理,而應進行冷處理,降溫減壓,先使學生迅速恢復心理平衡,之后再尋機慢慢地對這些學生進行開導,往往會比火上澆油收到更為顯著的效果。三是放手讓學生參加各項活動。學生惹是生非、好出風頭是為了發泄內心不良情緒,所以單純地禁、堵、防的辦法,往往是禁而不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積壓于內心的悶氣不放出來,就會像活火山隨時可能噴發。在這部分學生中,有的同學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明顯特長,比如體育運動、唱歌、繪畫等,我們可以發掘這些學生的特長,多放手讓他們做事、參加校運會、參加班級管理、組織各種課外活動等。這樣做,既符合他們的特點,又有利于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
四 班主任對每個學生要給予平等的愛
班主任對學生影響很大,甚至在一些細小環節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對每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給予平等的愛;否則,會造成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矛盾,會給班級管理帶來難題。如:某些班主任對個別學生偏愛,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只重視和培養少數“尖子生”,忽視和放棄大多數中等生,厭惡或懲罰少數“后進生”,這樣容易形成同學之間的隔閡、分化和對立。分化一旦開始,必然導致班集體的分裂和瓦解,必然增加班級管理的難度。每個班主任都應對每個學生充滿愛心。千萬次的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應懂得愛的藝術,應愛學生。因為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動人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充分尊重、愛護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轉化引導之目的,按老師的意向投入學習,處理好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關系,使整個班級朝共同的目標努力,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同時班主任由衷地愛學生,為培養他(她)的高尚品德、發展他(她)的智能,兢兢業業地工作,再以循循善誘的教態,無可辯駁地勸說,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緩和并消除恐懼的心理,也有助于形成一種和諧、親切的班級氣氛。
五 扎實開展各項活動,以活動促進班級常規管理
學校中的活動豐富多彩,班主任老師要以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契機,以這些活動的開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從而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比如學校舉行“做文明職高生”的演講比賽,班主任就可以借此機會教育學生要養成環境、語言的“雙保潔”意識,樹立為班級形象爭光的集體觀念。再如借學生入團之機,對學生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在思想上要有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的意識,使學生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得到一次洗禮,做到思想和行動上同時入團,并以新的面貌投身到學習當中去,以實際行動向團組織匯報。總之,既要通過開展這些有益的活動來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要挖掘這些活動的深層次內涵,通過活動來影響和教育班級學生,形成強大的教育向心力,使學生感覺到時時在學習,處處在受教育,從而最終促進班級的管理,使班級的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完成教育目標,在一個新組建的班級中,管理目標就是要盡快形成良好班風,建立起和諧的群體關系。只有在良好的氛圍熏陶下,學生的道德品質、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治自控力才會得以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