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許多高職高專學校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重視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結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應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合理安排實踐教學,并且在課程考試中體現實踐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 市場營銷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072-02
市場營銷專業是目前人才市場上最熱門的十大專業之一,同時也是廣西“北部灣經濟規劃”中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但受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許多高職高專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實踐環節較少,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生對這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的操作技能知之甚少,有些學生一學期下來甚至不知道如何撰寫一份專業的市場營銷策劃。2008年末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國內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國外需求萎縮的前提下,發掘國內消費需求,開發新客戶就成為各企業關注的焦點,在此情況下,國內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重新受到市場的青睞。廣西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看待實踐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市場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呢?
一 實踐教學在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1.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定位
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0]2號)中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人才。社會的需求也表明高職高專教育是以社會需要為導向的就業教育,即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是市場上需要的、搶手的、有一技之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實現人才培養的要求,適應社會需求和形成課程特色,高職高專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環節
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職高專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重視實踐性教學。這也是高職高專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標志。學校要根據社會的需求和畢業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培養模式,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形成有特色的培養方案,將過去大學生在企業必須經過見習期才能具備的工作經驗,在大學期間就完成,滿足社會接收畢業生必須具有實際經驗的要求,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
3.實踐教學是高質量完成理論教學任務的捷徑
市場營銷課程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之上的應用科學。它立足于市場,是研究市場營銷活動中的規律性,研究對市場營銷活動的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的方法,同時還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研究,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
在理論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與高職高專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統一,一方面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不強調理論的深度。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掌握營銷學的基本原理,其主要內容包括:營銷環境分析、消費者市場和消費者行為分析、營銷調研、市場細分和定位、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分銷渠道、促銷策略等。掌握市場營銷基本理論、基本概念,了解市場機制及其運作規律。另一方面,要在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如講授、組織學生解剖案例或模擬教學、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等,以便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與研究能滿足營銷實踐的需要,使學科更具可操作性。
二 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探索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體現社會對高職高專畢業生有一技之長的需求特點,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將市場營銷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培養學生運用營銷理論聯系實際,解決企業問題的能力。
1.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的分類
從實踐教學與課程結合的緊密程度來看,實踐教學可以分為兩類:(1)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環節,這種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高職高專學生剛入學時的專業認識實踐和實習,以及每個學期單獨設置的專業實踐,這種實踐要求學生能夠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強調學生的職業素質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
在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必要補充與延伸,有利于學生及時應用理論分析企業實際問題,深化所學理論;其次,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最后,實踐教學案例應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特色相聯系,有利于學生了解當地市場特點,促進學生就業。
2.結合理論教學合理設計實踐教學
以高職高專開設的作為專業必修課的市場營銷課程為例,從實踐教學內容安排與方法選擇來說明。
第一,實踐教學內容設計。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應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市場營銷課每學期54課時,其中理論教學36課時,實踐18課時。這18課時的實踐教學可靈活安排,既可以在理論教學完成后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根據教學內容,現將實踐課時分4個專題科目,全部以學習小組形式進行課外教學,教授設計如下:
第二,教學方法設計。分組學習法。分組學習法是指組成案例研究小組,在市場營銷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作業、練習、討論、實踐都是由這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并且減少小組中“搭便車”的現象,每個小組先確定一位同學介紹本組的實踐成果,另外一位同學由教師隨機抽取補充發言,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功能和作用。小組人數可結合班級人數來確定。
案例討論法。在實踐教學中,應注重選擇具有突出特征的案例。該案例中在某個方面較為突出,能夠詮釋營銷的某個環節,以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在案例的選取過程中,可有意識地選取近期國內的典型案例,如在講“市場細分戰略”一章時,可以選移動公司“動感地帶”的案例,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容易。
實訓基地參觀調研。充分利用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營銷實踐中來,如參觀企業的產品;聽企業一線營銷人員的講座;幫助企業做產品的市場調查;學校提供擔保,學生以較為優惠的條件做企業產品代理等。企業是最好的實踐舞臺,學生只有在企業實踐中才能領悟到營銷的魅力。
市場調研報告。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營銷的第一步,學生動手制訂調查計劃,確定調研方案、方法,參與調查過程,調查統計及調查結果分析,教師可給予適當的指導。可以將學生分組,調查工作涵蓋整個學期。在調研報告的選題上最好結合地方經濟特點,便于學生了解當地市場,以利于以后的就業或創業。
結合實踐教學,市場營銷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市場營銷環境”一章時,布置學生分組完成“2008年××房地產業市場環境分析”調查(區域范圍可以自由選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僅上網查資料,還通過向周圍在房地產公司工作的朋友、外出實地考察等方式了解2008年房地產行業面臨的環境,加深了對“企業市場營銷環境分析”的理解,調查結果得到桂林市某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的高度贊同,認為分析得比較全面、實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完善實踐教學考核
傳統上市場營銷課采取理論閉卷考核的方式,實踐教學成果僅在平時成績中反映。由于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較小,導致許多學生忽略實踐教學,不重視平時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市場營銷實踐教學的開展。因而,在期末考核辦法上應采取課程成績與實踐成果相結合的考核辦法。如采取老師布置、指導實踐作業,學生上交作業成果,如調查報告、企劃書等,并配合實踐問題答辯式考試,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成績,其中實踐成績的評定應突出業務能力的所占比例。
市場營銷課程成績評定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細致的工作,一方面教師應規范學生實踐學習的考核辦法,不僅要求能完成規定的項目,而且要對學生的實踐表現有詳細的記載,保證實踐學習成績評定的客觀公平性,另一方面學校應制訂學生實踐學習成績評定辦法,并以教學文件的形式下發,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以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
三 應注意的問題
1.高職高專教學要轉變觀念,提高對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的認識
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主要是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理論教學體現學術性,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一個環節、一種補充”的認識。認為實踐教學僅是作為理性認識的驗證而依附于理論教學,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主要看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水平,而實踐能力則無足輕重,對課程實驗、實習的學時越壓越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和人才價值觀念也發生著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商品生產的現代化,對現實勞動力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選擇,不再僅憑一張文憑,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實際操作能力,是否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高職高專學校需要重新審視“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這一概念,要充分肯定實踐教學的作用,并從資金、人員、管理上予以保證,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2.多渠道建立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了仿真或接近真實的工作情景,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有關理論。目前,我系市場營銷專業擁有校內綜合實訓室和安廈、第立等校外企業實踐基地,前者主要用于開展課程綜合實訓,后者主要采取參觀調查和聘請企業專家講座的形式為市場營銷專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這些實訓基地對于培養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技能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但離目前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期望還有很大的差距。今后為滿足廣西參與東盟貿易、開發北部灣的要求,我系市場營銷專業還要與行業相結合,培養具有一定行業知識的營銷人才。
3.多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高專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要利用這一優勢,與企業合作,安排教師在企業的營銷崗位上鍛煉。教師在協助企業解決營銷問題的同時培養了實踐技能,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學校可聘請企業有豐富營銷經驗的人員來學校兼職講課或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提高實踐效果
市場營銷課程中的許多實踐教學計劃不僅要學生自己擬訂方案,還要外出調研,這對習慣于課堂上做筆記的學生而言是個很大的考驗。此外,不少高職高專學生還以大學生自居,盲目拔高自己的就業地位而鄙視基礎工作,與企業合作調研時要求支付工資,甚至討價還價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的開展。目前,企業所需的營銷人才多為營銷員、推銷員、策劃員,工作1~2年后才可能達到中層管理者的職位。因此,高職高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鼓勵與教育學生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這是提高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效果的根本措施。
參考文獻
[1]趙江安、潘小珍、鐘碧菲.高職高專市場營銷課教學模式[J].教育,2007(3)
[2]李冬梅.高職《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性教學方式探討[J].廣西輕工業,2007(8)
[3]李宇紅、趙伯莊、王磊.市場營銷教學特點與方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5(35)
[4]汪彤彤.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探析[J].社科縱橫,2006(12)
[5]付麗琴.制度視角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初探[J].教育探索,2009(9)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