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務型教學是教學中各個任務完成的總目標,而教學中的任務是完成任務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教學中各項任務完成與否或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任務型教學的成敗。任務型教學的總任務貫穿整節課的始末,而教學中的各個任務則緊緊圍繞總任務展開。任務型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教學中的具體任務則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教學中的任務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085-02
“目前,我國為順應國際課程改革的潮流,回應社會變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挑戰,正積極推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運動,以新的理念關照課程與教學,重建學校課程?!逼胀ǜ咧杏⒄Z新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總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教育者也開始意識到讓學生在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總結和反思中獲取知識與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學術背景和教育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基于語言習得的研究成果,其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Skehan對任務有如下論述:“意義優先,任務完成為主,評估基于任務完成與否。”也就是說,任務應重視學生如何溝通信息,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形式;任務具有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學生應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完成任務上;對任務進行評估的標準是任務是否成功完成。
從上述任務型教學的定義可以看出:課堂中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際有助于學生運用語言,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語言的習得,并最終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強調的是以語言的實際應用為紐帶,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最終實現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任務型教學的理論給我們的有效教學給予極大的啟發,但是有時候我們對任務型教學與教學中的任務會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就這兩個概念談談自己的理解。
任務型教學是教學中各個任務完成的總目標,而教學中的任務是完成任務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教學中各項任務完成與否或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任務型教學的成敗。任務首先要以意義交流為主,旨在讓學習者用語言進行意義交際,從而提高其語言能力。其次,任務的設計要給學習者輸出目標語言形式的機會。任務型教學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多形式的任務活動和內容供學生選擇,如:提問和回答,對話和角色扮演,猜謎與解題,搭配活動,交際策略,圖片和圖片故事,討論和決定等。對于我們英語課堂教學來說,通過這些任務活動,學生們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意義上,從而通過交流來解決問題,最終達到使語言學習自然發生的總目標。
由于理論都會比較抽象,下面我想通過一節閱讀課來進一步闡釋。任務型教學一般分三個部分:前任務,任務環和后任務。在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5中,Unit4 Making the news有一篇閱讀My First Work Assighnment“Unforgettable”says mew journalist。因此在準備該節課的前任務階段,要仔細分析它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新聞工作者的細節信息;提高閱讀能力;加強合作意識;培養熱情,謙虛,喜歡閱讀的品質”。然后考慮創設適當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投入而自然融入任務當中。將《課程標準》的要求轉化分解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去,轉化為使學生自己可實施學習的具體內容任務和具體行為任務,從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知識的積累、技能的訓練、能力的發展。
第一部分:前任務。向學生展示一封電子郵件:
Dear××:
I’ m so interested in news that I want to be a journalist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e job is very interesting But I don’t know what are needed in the job.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If so, I will be very grateful.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Thank you.
Yours sincerely
Peter
以此,明確提出該節課的總任務:給Peter寫封回信,幫助他解決困惑。這個任務是貫穿該節課的重要線索,它的完成才是任務型教學的最終完成。而對于任務型教學中的教師而言,除了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之外,還要幫助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學習目標的完成,即“幫助學生了解新聞工作者的細節信息;提高閱讀能力;加強合作意識;培養熱情,謙虛,喜歡閱讀的品質”。
第二部分:任務環。任務環節中的各個任務,即是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它們的執行要緊緊圍繞總任務——幫助Peter解決困惑來開展。因此,進入第二部分之后,便要啟發學生:要想幫助Peter 解決困惑,就必須要先考慮清楚一些問題?之后,集思廣益,幫助學生總結出:新聞工作者需要什么樣的品質?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是怎么樣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礎上,開始任務一:work alone(獨立完成)。同樣啟發學生思考自己積累相應的信息。一分鐘后全班匯報??偨Y出三個主要渠道(學生如果總結困難,老師可加以提示幫助):自己思考;與人交流(包括同學、老師、專家等);查閱資料(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隨后進入任務二:Pair work(結對活動)。讓學生思考并與同伴討論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需要哪些品質。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先要求學生想出相關詞匯或短語即可。學生匯報之后,學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很多的語言信息,增加詞匯積累;同時老師還可以提醒學生將這些詞匯歸類,方便記憶。在這個任務當中,實際上學生可以通過兩種渠道獲取基本信息,即自己思考,與人交流。那么,接下來要進行的自然就是任務三:查閱資料。無論是哪種資料的來源,最終都以閱讀文章的形式出現。所以,這一任務將是本節課的重點:信息的獲取,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的提升都將在該任務中完成。這個任務也仍然要緊緊圍繞本節課開始時所說的幫助Peter解決困惑的總任務來進行。Group work(小組活動)是這一環節最大的特點。
小組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每小組6~8人;各小組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大致相當;盡可能地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活動當中去;匯報時,每個小組重點匯報一個小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小組補充。小組活動之前,讓各小組明確小組活動的任務:(1)在文章中標出剛參加工作者所提出的問題;提取與我們的總目標相關的信息;體會他的問題是怎樣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地提出的。(2)文章中有一些行業用語,標出并理解他們的意思。(3)新聞記者是否熱情,謙虛好學?在執行任務一中,學生們會很自然地了解到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內容、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提問策略的能力也能在這一任務中的得到提高。在任務二中,學生們會掃除閱讀障礙,學到新的語言知識。任務三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好記者的優秀品質,提高學生在文章當中尋找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情感。
第三部分:后任務。學生匯報完畢之后,老師將主要信息歸類板書在黑板上。新聞工作者需要什么樣的品質?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是怎么樣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見附表)
最后,同學們根據黑板上的提示給Peter寫一封回信。本節課開始時提出的總任務完成;該節課學生的學習目標完成;該節課的任務型教學也順利地完成。
由上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重在通過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從而激發學生的探求動機,幫助學生利用已知信息探求未知信息,把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除了學習語言知識外,還了解了社會知識。在任務型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總任務貫穿整節課的始末,而教學中的各個任務則要緊緊圍繞總任務展開。任務型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教學中的具體任務則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走進高中新課程(修訂版)[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2]Rod Ellis.第二語言習得概論[M].上海:上海外國教育出版社,1999
[3]Peter Skehan.語言學習認知法[M].上海:上海外國教育出版社,2002
[4]宋秀平.中國英語語言教學模式新探索[J].中州學刊,2009
[5]巫明英.在英語課堂中實施任務型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4)
[6]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視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