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我校在開足、開齊各科課程之外,另開設了近40門的選修課。英語教研組開設了聽力課、閱讀課、寫作課、解題技巧課、歐美精美文學欣賞課、名歌名曲欣賞課、口語能力提高課。這些選修課的開設,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鑒賞和感知美的能力,補充了正課的不足,學習英語的能力和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學生不再怕學,而是樂學、善學。本文將結合自己所開設的高二年級聽力選修課,就本門課程的選材及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大家補充、提高。
一 聽力選修課設置和材料的選擇
英語教研組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水平、愛好,由學生自行選擇選修課程,每周五下午三、四節課進行授課。高二年級共有45位同學選擇了英語聽力這門課,這些同學大多聽力能力滯后、失分率高。聽、說、讀、寫四大語言技能中,聽作為信息輸入手段,除了閱讀外,在外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聽和讀都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聽力能力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深層次的綜合理解能力,因此,我先著手分析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消除障礙,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按傳統的做法就是選用一些現有的聽力材料,簡單地放錄音、聽錄音,然后完成后面的選擇題。老師在此基礎上核對答案,并做出一定的講解。這種教學方法機械又無實效,難以提高聽力能力。因此,訓練聽力應做到聽、說、讀、寫相結合,齊頭并進。
因此,我選用了《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課本、原聲朗讀帶、VCD教學光盤。朗讀優美、語言地道,課文短小精悍,內容生動有趣,從歷史到宗教,從工作到休閑,無不滲透著深厚的不列顛文化和濃郁的英格蘭風情。英諺有云:Repetition helps learning.此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重復原則”,注重反復訓練,不斷積累,兼顧趣味和實用,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質的飛躍。學習起來不困難,收效顯著。既可以學習新的內容和復習學過的英語知識,又可以了解外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習慣風俗等。
二 教學實踐
在進行聽力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話題相關詞匯的聯想
例如,引出綁架(kidnap)這一話題,激活學生大腦中儲存的與kidnap有關的詞匯:kidnap, kidnapper, disappear, anonymous, instruction, ransom, draw money from the bank, worried, police等,將這些單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對學生未能想到的詞匯進行補充,平時在進行聽力訓練中,對一些常見話題的相關詞匯進行歸納、整理,儲備在大腦中,以備將來之用,解決聽力中的詞匯問題。
2.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介紹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不可避免要接觸到與之有關的文化。在聽力教學中,學生常常因文化背景知識欠缺而造成聽力理解的障礙,如:A: Your skirt is quite beautiful in colour,isn’t it ?B: Yes, I bought it at a sale for half price,It cost me 12$.要理解這則對話,首先要知道sale指的是大賤賣。在英語國家中還有yard sale ,garage sale(庭院,舊貨出售)等。因此,本人在進行教學中以多種渠道向學生傳授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大腦中有用信息的儲備,不斷充實學生的知識。
3.以活動設計形成有機的整體,逐步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第一,明確聽力任務,獲取所需信息。為了使學生明確聽力的目的,深層地理解和把握聽力內容,在聽前把生詞、難懂的短語先解釋清楚。針對文章的難度,教會學生聯系上下文全面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路。布置聽后需要解決的問題,所提的問題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這樣做到有重點、有目的地聽,使自己處于從容不迫的積極主動狀態,從而提高聽力理解的效率。
第二,捕捉關鍵詞句,邊聽邊記。在聽的過程中學會邊聽邊記,減輕記憶負擔。要善于抓住要點,理清脈絡,用一些簡單的符號或縮略詞將數字、年月、人名、地名和一些關鍵詞記下。
第三,整體把握,合理推理。聽錄音時,決不能因為聽不懂某個詞或句子而糾纏不放,盡管撇開它,跟著錄音繼續下去。有些詞、句子到聽了后面的內容就可明白了,對于無關緊要的內容可以不用管它,關鍵是根據已捕捉的語言信息進行合乎邏輯的猜測分析和推理,就可能猜測漏聽的內容,從而達到正確理解全文,做出正確的判斷。注意把初聽(第一遍)和精聽(第二遍)訓練題分開。聽第一遍時,要求學生聽清材料的人物、時間、地點和大致內容。例如,在聽The Loss of the Titanic一課時,大部分學生都比較了解泰坦尼克號這艘當時被譽為永不沉沒的巨輪的背景和歷史。教師主要是解決難懂的生詞和短語。生詞有:colossal, compartment, sharply, immense, collision 短語有:regard…. as, to one's horror, abandon doing something, plunge into 設計了初聽的訓練題:(1)Where was the Titanic sailing?(2)What was seen by a look-out?(3)When did the ship turn sharply?(4)Did it sail alongside the iceberg, or did it collide with it?(5)What was heard from below?(6)What did the captain do?(7)What did he find?(8)When did everyone jump overboard?(9)Why were 1500people drowned?
精聽訓練主要是進行邊聽錄音邊聽寫。聽寫是聽力訓練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能充分調動和集中人的注意力。檢測學生處理某些難點的能力(如英語中的非重讀語言形式)。聽寫時只有完整地記憶所獲得的信息,才能寫下聽到的內容。如果學生能寫下聽到的內容,那么也就能較好地進行理解。聽寫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把握全文關鍵的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以意群的形式聽出語段,迅速準確地對輸入的新信息做短期記憶處理,進而更好地理解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完成對材料內容的全面掌握,把一些長句、難句寫在黑板上。例如:(1)After the alarm had been given, the great ship turned sharply to avoid a direct collision.(2)The Titanic turned just in time, narrowly missing the immense wall of ice which rose over 100 feet out of the water beside her. 聽寫完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互相補充,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第三遍要求學生核對答案,檢查更正。然后讓學生跟著錄音大聲朗讀,糾正語音語調,培養語感。最后讓學生復述材料內容,可用接龍的方式,(One student starts, another student continues and so on)。一方面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另一方面滿足學生自尊、自信的心理要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欲望。另外,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情緒愉快,還時常穿插一些旋律優美、節奏舒緩、歌詞易懂的英文歌曲,如Sealed with a kiss, Close to me等。
三 選修課的意義
1.彌補了教學中存在的客觀局限性,拓寬知識
在課內,學生對知識的接觸面較狹窄,教材的編排也不允許課內用太多的時間做過分擴散或專門訓練聽、說、讀、寫。而選修課內則有較廣闊的天地,既可以學習新的內容和復習學過的英語知識,又可以了解外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習慣風俗、價值觀等。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選修課中,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好感和興趣,使得大腦處于活躍狀態,并以最佳的心態接受信息,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提高和發展
選好材料后介紹目標設計和要求,進行聽音訓練到最后實現目標。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可利用錄音系統,先錄下原文,自己有意識、有重點、有層次地重復聽,在老師的指導下達到目標。幾次訓練之后,任務就比較容易完成,他們的聽力速度與能力也逐漸能跟上大部分學生。這樣,既不影響整體進度,又使薄弱生有所提高。
3.發展個性,培養學生各種能力
在選修課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不是老師在灌輸知識和條條框框,而是學生自己要求聽得更難、說得更快、寫得更好。壓力較少,在進行技能訓練時,學生不會感到突兀和困難,而是氣氛輕松,情緒高昂。通過選修課,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自學和獨立使用英語的習慣,使他們大腦的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主動、輕松、愉快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高中).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高中英語第三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Arthur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外研社,2000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