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開卷考試已經實行好幾年了,年年教畢業班,年年面對初三歷史開卷考試的綜合復習,教辦要召開初三復習經驗交流會,讓我作為歷史學科代表總結發言。在此,我總結了幾點關于歷史學科綜合復習的粗淺體會,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 態度端正,思想鼓氣
每一年在進行總復習前,我都要專門拿一節課和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讓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要端正學習態度,認真積極對待,而不是消極應付,自暴自棄,從而對學生進行精神激勵,思想鼓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開卷考試的認識問題,開卷考試比閉卷考試的難度大,從以往開卷閉卷學生的平均分進行比較,從兩者出題方式進行比較。二是分數上好看點,成績貼出來,自己的成績別太顯眼,和班上其他人差距太明顯。三是認為翻書做的考這么點分,給低年級的熟悉自己的弟弟妹妹看見太丟臉。回家沒法跟交代父母。四是歷史作為文科臨時抱佛腳還來得及,現在復習是精華是關鍵,以前沒有學好不要緊。五是激將:你們都很聰明,考完我們大家一起看看是哪些題失分較多,是不是不聰明,記憶力有沒有什么問題。
二 研究考綱,把握方向
每一年考試前,市教育局都要下發本年度考試大綱,作為科任教師,就應該對照往年考試綱要和教本仔細研究考試綱要,緊緊把握考試方向,為自己的復習教學計劃定好位,使自己和學生明白哪些知識只作了解,哪些知識是識記內容,哪些是需要理解、運用的內容,使自己在復習教學中能夠突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做到既不增加學生負擔,也不減低復習要求。另外,還要多途徑地掌握中考的有關信息,如收集整理近幾年的中考試卷,進行分析,關注本年度時事政治,從而剖析出本年度中考熱點的走向,剖析命題趨勢,有效地對中考試題和考試熱點難點的收集和歸類整理。
三 循序漸進,分化梳理
綜合復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遵循從整體到細節逐步加深、逐層分化的原則,多輪復習,逐層充實,從而從低到高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雖然時間比較緊,還是細致地劃分了三個復習階段,制訂行之有效的計劃,三輪復習扎實進行,緊密圍繞開卷考試這一核心,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
[第一輪復習]全面復習,側重基礎,有的放矢,將考試范圍內的標志性事件、重要人物、時間等落實到教材中,理清線索。要求學生用專用筆或至少換一種顏色的筆做筆記,既走馬觀花又突出重點、難點、考點,讓學生知道該課考綱要求是什么,該課出現過哪些考點,出題的形式是怎樣,出的是選擇題還是材料題綜合題等,另外,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在保持知識的整體性連貫性的同時,應盡量把前后相關知識的聯系點也穿插進去,如復習到《馬關條約》就應該聯系到開羅會議,復習到戊戌變法就要聯系到明治維新等。復習知識的同時用現場口頭出題答和多媒體展示考題以及相應印的紙質練習題予以鞏固。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由于歷史學科的特性,我們可以歸納細化比較多的小專題,比如侵華史、探索救國史、三次科技革命史、英法美革命史比較、中日俄改革史、國別史日本英國美國等、兩戰史對比、黨會議、重要圖片專題、名人名言專題、材料題、經典綜合題等進行分類歸類。可以先讓學生收集整理,教師在復習時細化小專題知識點,曾考過什么,會怎么考一一落實到教材上。同樣,用現場口頭出題答和多媒體展示以及相應印的紙質練習題予以鞏固。
[第三輪復習]綜合復習,歸類模擬綜合大演練,做題技巧的培訓,讓學生提升應試能力。
考前應考技巧培訓,如指導評價:評價是最高水平的認知結果,難度也是最大的,評價的對象可以是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組織團體,這時教師要充分指導,教會學生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上,其基本策略是一分為二,分清主次,評述結合具體的史實說明,如評價林肯、拿破侖及其對內外戰爭的影響。指導聯系對比:對比英法美革命,中日俄改革聯系區別等,既要橫向聯系,也要縱向聯系。橫向表現在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國家上,縱向主要表現在時間上。指導答題方法:由于學生平常多開卷考試缺乏經驗,需要老師特別指導,主要表現在時間的把握分配上(政治歷史同堂不同卷);卷面的字跡工整整潔上;審題不細,題意理解不到位、答題不全面上;答題順序技巧上,如通做一遍,然后倒轉做,先大分后小分,始終貫徹先易后難,不死纏爛打某一題等。指導一些經典答問:如日本明治維新給我們的啟示,西方經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等經典回答語言歸納總結。指導學生自己復習:資料收集歸類整理,提綱挈領目錄印象;學生相互抽問熟悉資料,練習和提高查閱資料的速度。
另外,還應進行歸類模擬綜合大演練。主要是出幾套模擬題學生進行實戰演練。
四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開卷考試學生必須有資料,所以教師在課下多花時間對資料收集整理,考前讓每一位學生有一份簡單實用的查閱手冊是十分必要的。內容包括:(1)考綱要求的目錄式課課基礎知識;(2)專題式的歸類、列表,如英法美革命比較表,工業革命發明表等;(3)綜合性的材料題、答問題歸納;(4)經典投機性回答方法,如談談對戰爭的認識,什么給我們的啟示等。
以上僅是我對歷史開卷考試綜合復習的幾點膚淺認識,有不對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