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學習只有及時、有規律地復習,才能讓遺忘放慢腳步,才能加強學習內容在腦中的痕跡道理;它對英語詞匯教學中,諸如教案內容的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生作業的布置和試卷的設計方面都有較大的啟示,能夠較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詞匯 教學 復習 記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127-01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通過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的方式在人腦中的反映。保持是記憶過程的中心環節。記憶的基本特點在于保持,沒有保持就沒有記憶。保持是信息的儲存,也是暫時神經聯系的鞏固過程。保持的反面是遺忘。識記過的內容在一定條件下不能恢復提取,或產生錯誤再認和回憶都叫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于1844年對遺忘作了系統的首創性研究,并揭示了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及時、有規律地復習,才能讓遺忘放慢腳步,才能加強學習內容在腦中的痕跡。然而,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對剛學過的詞匯容易形成瞬時記憶,而在接下來的短期,尤其是長時間后對教學過的詞匯容易產生遺忘。同時,學生的自制力并不高,對教學過的詞匯的復習很被動。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引導作用,幫助他們及時、有效地復習,從而達到對所學詞匯長時記憶的目的。
一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與教案內容的設計
在傳統的教案中教師呈現的復習內容只局限于上節課或本單元的內容,而沒有對切實需要復習的和更早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效地復現。這樣的復習設計是不足以達到復習知識的目的的。經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感下列做法的實效性:我把每節課的詞匯教學內容寫在從網絡上下載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上,在每節課的教案設計中嚴格把教學當天要及時復習的知識體現在教案里……使所學詞匯在有規律的復習中達到有效地鞏固,幫助學生對所學詞匯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降低學生對所學詞匯的遺忘,且從瞬時記憶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
二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與課堂教學詞匯的設計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并非一次學習就可獲得并鞏固的,只有重復學習,才能加強識記時留在腦中的相應痕跡,因此,一定要安排好學生復習已學過的詞匯的時間。我在每節課堂教學中先對自己記錄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上的包括詞匯在內的內容進行有效復習。因為在識記最初階段的遺忘率最高,且“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上體現的“短期記憶復習周期”為:5分鐘、30分鐘和12小時;“長期記憶復習周期”為:1天、2天、4天、7天、15天、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所以,對新課的教學詞匯在一堂課中除了教學,還要注意把握好讓學生進行記憶回想的時機和幾率,在下課前對所教學的包括詞匯在內的內容加以回顧和總結是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5中的第四課時中的詞匯construct(vt.建設;修建),construction(n.建設;建筑物),contribute(vt.vi.捐獻;貢獻;捐助),apart from(除……之外;此外),firework(n.煙火(燃放)),chart(n.圖表),positive(adj.積極的;肯定的;確實的),be strict with(對……嚴格的),movement(n.移動;運動;動作),make sense(講得通;有意義),backward(adv.adj.向后地(的);相反地(的);退步地(的))時,呈現完5分鐘后,通過選詞填空,翻譯句子,造句等練習鞏固;30分鐘后,即在下課之前對本節課的包括詞匯在內的教學內容進行小結。
三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與學生作業的布置
作業的布置不能僅僅是復習和鞏固新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對之前所學知識及時和有效的回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上的內容是我布置作業的有效依據。我通過作業的布置來對當天的課堂教學詞匯進行強化。因為英語課幾乎在上午,晚上的作業正好是在教學后的12小時左右;接下來是把詞匯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中“長期記憶復習周期”中的記錄,讓學生在課堂中的復習或是在作業中復習。
當然,作業絕不是把識記過的材料簡單地在頭腦中“重復”,而是每次“重復”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有新的要求,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在形式上,我注重其靈活性和多樣性,注意變換角度和調動多種器官,把復習任務合理地分配到聽、說、讀、寫諸項活動中,恰當地調動多種器官,充分發揮各器官的功能,即便是“重復”學習,學生仍不易感疲勞、厭倦,有濃厚的興趣。
四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與試卷的設計
測試是為了檢測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效果,所以試題的設計必須考慮其信度和效度。在自己設計的周考、月考卷中,我尤其重視測試內容的效度。既然每一次對知識的復習都是為了加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效果,那么,階段性測試就是很好的督促學生學習的手段。同時,只有復習的知識能被有效地測試,才能激勵學生更加有興致地投入到學習中,才能讓他們在測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對于詞匯的測試,多以單選和短文填詞的形式來設計。這種教與學的方式是以發展學生能力為目的的,在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要求配合教師的輔導和引導,從而填補學習者在學習中的盲目性。以上這些看似簡單的做法,實行起來雖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堅持了遵循了教學的規律,你就會收獲勝利的果實。
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通過這樣對目標教學詞匯的多次認定,學生基本能對他們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而且通過詞匯小測,發現有按老師的指導去學習和記憶詞匯的學生,他們的詞匯量有明顯擴大,閱讀和寫作的進步也很明顯。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