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的過程是幼兒自我發展的過程,其中隱藏著重要的教育動因,內含著教育方法的契機,因而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鼓勵幼兒游戲、提倡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能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愿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幼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展能夠得到更快發展。我國正式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了:“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笨梢?,游戲已成為孩子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能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愿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游戲時,幼兒的認識、記憶、思維、有意注意等狀態都是較其他時候好,這是因為在松弛、歡快的游戲情境下,更容易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想象力和創造欲;在沒有任何強制關系的背景中,實現自己的愿望,從而達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活動,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和具體實踐性等特點。游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其智力、語言等各種能力的發展。所以,游戲是幼兒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最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形式及幼兒教育中采用最廣泛且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僅貼近幼兒生活,帶給幼兒快樂,而且還能使其人格得到應有的尊重并使其各種心理需要得到體驗,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那么,如何充分發揮游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呢?
一 在教學中,利用游戲,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內容趣味性更強
在教學中,幼兒園教師都會使出渾身解數,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其中,最簡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游戲法。
使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適用于語言活動,同樣適用于其他活動。同樣,不管是哪個活動領域中,只要能恰當地使用游戲的方法,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中小班的教學,更離不開游戲,因為中小班的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差,對枯燥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只有游戲,才能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富有情趣。
二 利用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幫助幼兒塑造良好的個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決定了幼兒的道德認識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簡單的說理并不為幼兒歡迎和接受,教師的指令對幼兒也只是起到短暫的約束作用。通過角色游戲,幼兒會逐步地感受和了解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規則,學習并遵守一定的道德規則。比如:在玩“乘汽車”的游戲中,一開始我有意不強調“乘汽車”的游戲規則,結果幼兒玩游戲時,蜂擁而上,游戲無法繼續進行,只好停下來。這時,我借機讓幼兒討論,游戲為什么會停下來?怎樣才能順利進行游戲?幼兒七嘴八舌地說,最后達成一致見解:因為沒有排隊,沒有秩序,所以游戲才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只有排好隊,有秩序地玩,才能玩得開心。這樣,秩序的要領自然而然地就在幼兒的腦中形成了。接著,我又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人們乘公共汽車時不排隊,沒有秩序會怎么樣?有的幼兒說:“大家擠來擠去,誰也上不去?!庇械恼f:“會上得很慢?!边€有的說:“會擠傷人?!?/p>
利用經驗遷移,使幼兒了解到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通過游戲過程中大家有秩序地上下“汽車”,也進一步地把這種道德認識轉化成行為方式,這樣,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遵守秩序。
針對幼兒出現的具體問題,設計并指導幼兒游戲,通過游戲,幫助幼兒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點。比如:有些幼兒天性好動,坐不住,責任感差,在角色游戲中,教師可有意地讓他們扮演責任性強的角色,如醫生、交通警察等角色,從而鍛煉他們的堅強性,培養他們忠于職守的優良品質。
另外,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還可以學到交往的本領。首先,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必須互相協作;其次,讓幼兒在游戲中扮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醫生、司機、售貨員、戰士等角色,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與他人交往。通過游戲過程中的沖突和合作,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理解和處理問題,不斷體驗成功與失敗、體驗自由與規則,體驗過程與結果,不斷地從他人身上印證自己,求證自我的存在,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豐富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內涵,學習并嘗試進行交往。
三 利用操作游戲、創造游戲,開發幼兒的智力,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游戲除了能引起幼兒情緒上的愉悅外,往往還會有不少新的發現。比如,吹肥皂泡,勤于思索的孩子就會納悶:為什么泡泡一定是圓的呢?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漂亮色彩呢?這時,教師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孩子介紹一些有關的科學道理。這樣,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好奇竟同科學道理結合在一起時,心理就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也會進一步地激發他們去思考,去探索科學的奧秘。
此外,幼兒在游戲時往往還會有美的創造。如他們在折疊糖紙、粘貼樹葉、制作玩具、搭積木等過程中都能顯示出自己的智慧。另外,變廢為寶的成功又能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加強。
所以,我們應該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幼兒去游戲,因為即使是最簡單的操作與拼搭,也有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和體驗創造的歡樂。
總之,游戲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就像事業、工作一樣具有意義,這樣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細心地觀察、積極地思考,為幼兒游戲創造條件,科學地指導幼兒游戲,巧妙地利用游戲進行教育,充分發揮游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不斷地積累、總結、指導幼兒開展游戲。讓幼兒生命中有游戲,讓游戲提升幼兒的生命,讓教學活動時時充滿活躍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