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江澤民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來看,社會對人才的評價標準發生了變化,不但要求知識淵博,而且要求具備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再從未來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創新教育既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地改革,我們提倡的創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設備、手段、工具上要有所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創造力是時代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和一條基本原則。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實施創新教育呢?
一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并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從數學的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生產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者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在其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獲取、發展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以及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1.優化創新心理,激勵創新意識
創新過程并非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此外,個性在創新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個性特點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創新成就的不同,而創新個性的發揮既有主觀因素,又與內在的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多與學生溝通,營造和諧、寬松、樂學、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學習氛圍,優化學生的創新心理。創新意識是人在周圍事物的作用下產生的一種參與其中的強烈情緒沖動。這種情緒的沖動程度貫穿在每一個行為表現的過程之中,沖動的積累和連續性決定著創新行為的質量和成果。
2.營造創新教育的環境,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并積極探求,就必須給他們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是以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的,教師必須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愛。只有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氛圍下,學生才會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挖掘出他們創新的潛能。由于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此,這些知識僅靠口頭的描述是很難勾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思維的。這時可讓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利用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效果,創設更加直觀便捷的課堂教學情景,將所學的知識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樂趣,讓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實現創新。
3.重視提出問題,扶持創新行為
實踐證明,不能提出問題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就不會有創造性行為。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就得重視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允許他們在一定范圍內犯錯誤,改正錯誤,教師要學會正確地分析和對待學生的“奇談怪論和異常舉止”,這樣才能扶持他們的創新行為。
首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良好的“提出問題”的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體會到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其次,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之后,應進一步從不同的方向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扶持其創新行為。
總之,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新,因此,應重視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扶持學生的創新行為,為其今后的創新奠定基礎。
二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思維就是一種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見解、新發現、新突破的思維,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新思維,一般是指思維主體自身的一種新穎獨到的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獨特性、求異性、批判性等思維特征,思考問題的突破常規和新奇獨特是創新思維的具體表現。數學學科作為思維體操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要求。那么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觀察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起步器。也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再次,要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最后,要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2.注意培養想象力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往往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發現數學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新知識的產生除了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類比、歸納等。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