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新課改理念的逐漸落實,它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這必然要引發教師對以前教學觀念、方法的變革和對新的教學方法的探索,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本文從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改革實驗教學模式、構建新的師生互動體系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 新課標 理念體現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157-01
新課標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因此,高中物理教學迫切需要改革。那么,教師如何教才能很好地走進新課程,適應新課改呢?
一 結合學科特點,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體現新課改理念
對一些開始使用新教材、實施新課改地區的教師來說,課程改革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多教師對新課程不熟悉、不了解,對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不理解,甚至是誤解。在教學中表現為教學方法單一,仍以講為主、采用“滿堂灌”、搞題海戰術。這樣沒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負擔。在教學中,有部分教師的教學不是面向全體學生,而是針對部分優生、希望生,只注重知識傳授、注重學生分數,忽視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主要原因是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沒有對教師考核量化的科學評價體系。總之,我認為這些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有缺陷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跟上新課改,缺乏科學的創新精神,不能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二 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實踐新課程理念
物理實驗為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環境,尤其是開發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應用型實驗,可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物理實驗的實用價值,能強烈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教師應成為勇于進取、善于創新的模范,無論實驗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創造、實驗的新穎設計,對學生都有很強的感染力,也會不知不覺地在學生心里播下創造的種子。
1.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實驗興趣的培養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的培養,一要靠老師的正確引導,二要靠學生親身到實驗中去激發。教師要善于把握實驗的科學性,挖掘實驗的趣味性,制定切實可行的督促、檢查方案,或展示或競賽或討論,使學生饒有興趣地完成課本或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很有幫助。
2.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課本讓學生看,實驗讓學生做,思路讓學生想,疑難讓學生議,錯誤讓學生析,并且多給學生提供獨立設計實驗的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探索潛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3.形成能力培養體系
新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形成了梯級,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由低到高、層層深化,學生通過“多聽一點、多看一點、多練一點、多創造一點”的活動,使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當然,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應具有連續性,這就要求各教學階段間必須相互包容和相互滲透。
三 構建新的師生互動體系
在傳統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只有課堂提問、批改作業及試卷、個別談話等有限的幾種,這些方式作為檢測和提高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課程教學中,應把這項工作繼續進行下去,我們不能因為課程改革就把傳統教學本身的優勢放棄,也不能抱殘守缺、更不能邯鄲學步。所謂課改精神應當是以開放的意識、探索的心態、包容的氣度、多元的觀念、謹慎的態度與務實的精神對待教育,對待學生。筆者認為,不管是傳統還是外來的教與學的模式,我們都應在新的形勢下,理智地思考、合理地應用,做到去粗取精、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因此,教師應把傳統的師生交流方式作為基礎,構建適應新課標理念下的師生互動體系。教師批改作業也要體現出教育的人性化,在對學生做錯部分不再是打上一個叉,而是畫上一個問號,表示此種解法有問題,請思考。對作業完成好的優秀學生用適當的語言進行獎勵,對學習差、問題多的同學給予鼓勵,幫助其制訂學習計劃。同時要求學生將近期教與學的感受寫到作業本上,使作業本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這對學生學習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也符合新課標理念。
教師在評改試卷和作業時,寫上一段富有人性化的激勵語言、格言、希望和對某個同學的感想等語言,讓他們看到并賞識自己的優點。
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敢于懷疑和改進課本上的實驗
從近幾年的高考卷中,我們應該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不是簡單地照抄課本上的實驗。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生搬硬套課本,而是要在弄懂課本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把書本上的實驗奉若神明,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審視書本上的老式實驗方法。我們在實驗時要打破常規,不應該再讓學生跟在書本的后面,要鼓勵學生多找課本實驗的毛病,多改進課本上的實驗,利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實驗數據,使學生知道,只要我們把握好實驗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能減小實驗誤差,這樣的實驗就是好實驗,就是權威性的實驗。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探索創新,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與研究物理實驗的熱情,又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與對物理學的理解程度,其獨立性和創造力就被大大地激發出來了。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