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如何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任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小學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在玩樂中與孩子們成為好朋友,接近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想法,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們在玩中學,并在學中體驗到快樂,這就需要我們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完成任務,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教師應該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進,課后加強教學方法的總結,從而找到有效的、多樣的、生動的各種教學方式,讓教學充滿想象力,充滿生命力。
【關鍵詞】豐富多樣 創新教學 學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173-01
一 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廣泛化、人性化
1.同一內容的不同表達多樣化
低年級學生好動、好玩,這一兒童的心理特點,需要我們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例如,30米跑步教學中,可以采取競速賽,讓幾個學生一起跑,也可以采取組隊折返跑,讓學生們有團隊意識,還可以在途中加一些小障礙,或者加入一些動作,例如:連續繞兩個圓柱,或者跑到中間的時候需要做一次前滾翻,這些都可以讓30米跑充滿樂趣,讓學生更有興趣投入運動。
2.知識內容游戲學習
眾所周知,小學體育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較難的技術,是可以通過游戲來讓學生掌握的,將教學目的加入游戲中,把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游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然后進行少量的練習,學生會樂于參加這種類型的趣味活動,從而提高他們的練習積極性。
3.循環教學不單調
不停的重復同一動作確實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也易引起學生厭煩,鑒于這點,我們可以將不同的動作進行組合,每節課上教新動作加入組合,還有讓學生自己進行不同的組合想法,進行師生間的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熟悉動作,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甚至可以通過教授學生動作的原理,讓學生自由發揮,創造動作,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動作的意義,可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4.讓學習充滿生活氣息
生活中學,在學習中感受生活,會讓我們的教學更受學生的歡迎,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1)設計的教學內容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3)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可稍微修改這些活動,在活動中結合教學任務,讓活動更新穎,學生們也會樂于投入其中,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教學任務,更加深刻地領會教學目標。
二 堅持創新完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自身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另外,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采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多角度的教學主題
例如,小學生特別喜歡的童話故事,我們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課上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再滲透教學內容,可以使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聲有色。主題還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電影,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等。
2.魅力教師,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這是教師最根本的教導方式。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一節課,學生就能判斷這位教師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教師的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在實踐中,我們要善于總結和挖掘其中的內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貼近學生,提升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 豐富教學表達方式激發興趣
1.圖畫
體育一樣可以充滿藝術,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能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欲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來幫助小學生理解授課的意圖。另外,讓學生去觀看各種充滿魅力的體育畫片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2.多媒體的靈活運用
適當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3.聽覺的變換
除了哨音,可以通過音樂、小號、鼓聲來對學生產生刺激。此外,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工夫,注意開發設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身心一起成長的目的,并且完成教學目的。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