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2500多年以前孔子所謂的“仁愛五行”,在今天的社會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加實際的意義,尤其對于班主任來說,將之運用于班級管理,收益頗豐。筆者結合這幾年的班主任經歷,試做幾點淺顯的分析。
【關鍵詞】仁愛五行 班主任管理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4-0176-02
一 “恭則不侮”,讓尊重之松遒勁
孔子曰:“恭則不侮”。也就是說,一個人對他人恭敬的時候,你是不會招致羞辱的,也沒有人來侮辱你。筆者認為班主任將之運用于班級管理上,就是要尊重學生,尊重家長。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就告誡我們,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筆者認為,尊重學生要忽略他們原有的家庭背景。筆者所管理的班級,學生多數是農村的孩子,但是筆者全部都一視同仁。每次做家訪,必要的禮節從來不敢淡忘,平等的交流與溝通,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物理學上強調力的反作用力,其實就是在你尊重學生、尊重家長的同時,他們同樣也會尊重你,你也會從學生的言談舉止,尤其是已經畢業的學生和家長的口碑中找到這種反作用力。如果說尊重是一棵松的話,那就讓它更遒勁,在班主任的心中,在班主任的話中,在班主任的行動中。
二 “寬則得眾”,讓寬容之泉流淌
孔子曰:“寬則得眾”。也就是說,待人寬厚,就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將之運用于班級管理上,就是告訴我們班主任要學會寬容,要學會原諒犯錯的學生和幫助其指出不足之處。林則徐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容納百川,是大海的襟懷與氣魄;刻薄,就會失去同行者。因此班主任要學會寬容學生,巧妙地引導學生自省自律,自我教育,自我轉變,往往能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筆者教過的班級中曾有一名女孩拿了同班同學的手機給賣掉了,當筆者在掌握證據的情況下找這位女生談話時,她聲淚俱下地堅決不承認,筆者當時原諒了她,畢竟是一個孩子,什么也沒說轉身離去。一連幾天筆者還像往常一樣的上課向她提問,并把班級工作交給她,一樣的面帶笑容,仿佛什么都沒發生。幾天后她在作文本中夾了一個字條:“老師,我錯了,手機是我拿的,謝謝您的寬容,這樣的錯誤絕不會再犯,看我的表現與成績。”多年后當參加工作的她回來看時,還能看到她愧疚和感激的目光。讓寬容的清泉流淌,必將滋潤學生的心田,這是堅信的。
三 “信則人任”,讓誠信之帆高揚
孔子曰:“信則人任”。即為人誠實,就會得到人們的信任。換句話說,作為班主任,為人一定要講求誠信。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并強調:“只有當你不斷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時候,才能教育別人。”我很贊同這樣的觀點。教師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首先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其次才是學生。只有自己為人誠信,學生才不會說謊。作為班主任,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更應始終是一面誠信的大旗。筆者從接手一個班起,就告訴自己的學生從不壓課,到這個班畢業時,也真的沒有壓過堂;筆者告訴自己的學生從不會找家長到學校來,有問題去家訪,這么多年也變為了現實;每一次家長會,答應學生不說指責與批判的話,筆者絕不言語;每一次的公開課,筆者從不提前操練什么問題由誰回答、如何回答。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身為班主任,就請高揚誠信之帆,使師生的誠信之船遠航。
四 “敏則有功”,讓勤敏之風疾勁
孔子曰:“敏則有功”。就是工作勤奮、應事敏捷的人就會有所建樹。作為班主任,從事班主任管理工作這一位置,就承擔了一份責任,就要盡職盡責,勤奮敬業。否則,怠惰,敷衍損失的不僅是工作,還有自身的素質,發展的前景。勤敏好學,勇于向其他班主任請教,虛心聽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見,要不斷地學習班級管理技能,提高班級管理水平,要不斷觸發自己的新思想,不斷創新舉措,才能取得班主任管理的新進步。
另外,筆者一直認為,只有先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學工作者,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只有自己的課講得好,才會換來學生由衷的敬佩,才會在班主任管理上游刃有余。筆者自參加工作以來,聽過大大小小的公開課和各種級別的教學比賽,均獲過一等獎,我所帶的班級學生也以此為榮。因此他們在學校、區里、市里的各種德育實踐活動中才會取得好的成績,用他們的話說:我們必須要讓老師的教學與教育齊飛。飛翔也要有風,才能讓勤敏之風更疾勁。
五 “惠則使人”,讓恩惠之月清朗
孔子曰:“惠則使人”。也就是說,為人要慈惠,別人就樂于為你做事。筆者認為這里的“惠”用在班主任管理上就是愛的付出。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筆者在教上一屆畢業班時,總是義務看自習到晚上十一點。那時從深夜十一點多鐘在從牧羊場到新疆大街的路上你就會看到筆者和學生的身影,愛與愛的交融打破了夜的寂寞,平時很長的一段路程,學生總是感覺一會就到家了。晚上十一點下自習,到接完最后一名到家學生的短信,已是深夜十二點。而這一看就從深秋九月到了春暖花開,從皚皚白雪到了夏風習習。那一段的班級管理異常的省心,學生仿佛一時間全都長大了。“老師我會永遠記住那段共同走過的時光,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每到聚會時,班長都會這么說。“惠則使人”,惠則感生,讓愛付出的“惠”,轉化為一輪明月,讓清朗的月光光照每一名學生。
總之,一句話:班主任管理應“仁愛五行”,“恭、寬、信、敏、惠”,行于學生心中。
參考文獻
[1]田恒平.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北京:文化藝術版社,2010
[3]張先穎.淺談班主任的仁愛之心[J].學園,2011(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