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7月開始,山西省陵川縣馬圪當鄉黨委、政府以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在資源優化配置、創新服務機制方面進行了探索。
做法
組建“一辦四中心”。“一辦”是成立馬圪當鄉農廉辦公室,有場所、有機構、有牌子、有人員、有設備。“四中心”是整合民政、土管、城建、殘聯、計生、勞動、林業等7個部門、站所,投資近20萬元新建便民服務中心,配置了辦事工作臺、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電腦打印機、綜合資料架、崗位標識牌、監督意見箱等設備,將8大類30多個辦事項目納入中心辦理;整合綜治、信訪、司法、工會、群團等部門職能,成立綜治維穩中心,負責信訪接待、維穩排查、糾紛調處、法律援助,維護信訪群眾、民營企業、外出民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整合會計、經管站職能,成立農村三資代理中心,規范實施農村財務“雙代管”、集體資產管理、土地承包管理、惠農政策落實;整合黨委、紀委、政府信息中心資源,組建陽光農廉中心,規范鄉村兩級信息收發,讓群眾及時了解鄉情、村情。
健全服務網絡。在建立鄉級“一辦四中心”的基礎上,將服務進一步向村組延伸,形成鄉、村、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一是在各村建立便民服務站、農村維權站、村務監督委員會和科技服務隊。村級便民服務站基本做到了“十有”,即有服務陣地、辦事柜臺、資料架、檔案柜、崗位標識牌、群眾休息座椅、辦事流程、服務制度、工作日志、服務記錄。有條件的村還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二是在較大村的村民小組設立便民服務代辦員。整合原農村綜合管理員、文化中心戶、治安中心戶、科技示范戶、生育文明示范戶等,由群眾民主評選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戶擔任代辦員。三是村便民服務站人員和組代辦員由村組干部擔任,幫助群眾全權辦理相關事宜,以減少辦事成本;村維穩站和社會管理員承擔矛盾糾紛化解、農民權益維護的職責,確保社會穩定;村民主理財小組與鄉財務服務中心對接,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有效防止村級財務管理漏洞;遍布各村組的“中心戶”和“土專家”則成為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領頭人。目前,全鄉共確定村級便民服務人員35名、村組代辦員42名,服務網絡延伸到家家戶戶,農民不出村組就能享受全程代理服務。零距離和無盲區覆蓋,基本滿足了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
建立監督機制。為確保“一辦四中心”規范運轉,馬圪當鄉黨委、政府制定了辦事程序、工作規程等相關制度,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監督機制。一是廣而告之。他們將各中心值班單位、聯系電話等編印成冊,發放到全鄉2000多個農戶家中;將工作人員名單、照片和辦事制度等公開上墻,并設立意見箱,公布監督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二是健全制度。各中心實行班子成員帶班制、首問責任制、辦事回告制等三項制度,狠抓受理、承辦和回復三個環節。“一辦四中心”每周一安排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帶班,周二至周五由中心主任帶班,負責協調、督促值班人員和承辦單位按時辦結代理事項,對需要聯合承辦或尚未列入受理范圍的申請事項進行協調處理。三是明確責任。確定接待群眾來電、來訪或申請辦事的第一人為首問責任人,負責申請事項的全過程辦理。對轉辦件一律由當班人填寫《交示單》交給承辦單位,由承辦單位填寫回執單,寫明處理結果。中心主任每月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代理事項進行電話回訪,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服務到位。四是規范運作。“一辦四中心”每周一集中辦公,周二至周五分別安排站所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在受理環節中,屬本站所辦理范圍的要立即受理并做好辦理事項登記;對不屬于本站所辦理范圍的,要告知申請人去哪辦理。受理時,材料、手續齊全的,直接辦理;材料、手續不全的,由工作人員向辦事群眾說明,并出具補交材料清單,待材料、手續齊全后再正式受理。在承辦環節中,工作人員接到有關材料后,屬當班站所可以辦理的應立即予以辦理;不屬于當班站所辦理的,應在《交示單》上寫明情況,交應承辦站所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完畢,屬交辦的事項必須在3日內辦結,需由縣級代辦審批的事項必須在7日內辦結。在回復環節中,交辦事項辦完后,由承辦單位電話告知申請辦理人辦理情況,并由村組代辦員將辦理相關手續送達申請人手中。
成效
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群眾辦事。“一辦四中心”成立后,群眾辦事方便了,再不需要跑冤枉路了。群眾辦事如果不涉及實地勘察或需要當事人到現場的項目,不論涉及哪個部門,也不論手續多么復雜,只要認準“服務中心”,事情就能辦成。
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隨著“一辦四中心”的組建及其配套服務網絡的健全,政府和群眾有了溝通的橋梁,群眾有了說事、辦事的地方。現在,在馬圪當鄉,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內被發現,群眾的呼聲和需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和解決。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較好的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大幅度提高。
規范了財務管理,促進了源頭防腐。鄉黨委、政府規范三資代理中心建設,嚴格監管村級財務,扎實推進財務公開。通過公開代理事項、辦理程序和收費標準,把各項事務的辦理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提高了收支透明度,杜絕了暗箱操作,避免了違規運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現象,促進了源頭防腐工作。
整合了服務職能,協調了“條塊”關系。馬圪當鄉通過組建“一辦四中心”,將職能相近的部門組織到同一中心,并按職能劃分崗位、按崗位劃分職責,有效地整合了服務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