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為了闡述了為了優化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提出在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機應用基本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計算機基礎教學 項目化教學 項目設計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已經開始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所生活的各個領域,無不能看到計算機的身影,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的重要幫手。時代的發展跟就業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將計算機能力看做一種必備的職業技能,中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切實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中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就目前來整體參差不齊,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但他們思想活躍,活潑好動,重視學習的實際效果。計算機基礎課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先理論后實踐,學生在學習理論時感覺枯燥無味、抽象難懂;實踐跟理念相互脫離,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差,無法達到能力培養目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改革,采用適合中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這里我們提出了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任務為載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中,學中做,做中學,直到完成項目成果的教學方法。通過項目化教學改革,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職業素養和自信心,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項目化教學方案
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能力目標上主要是培養學生:(1)能夠根據需求利用Word編輯處理文檔;(2)能用Excel制作報表;(3)能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4)能利用網絡查找信息、下載信息,能對計算機中的文件進行管理的能力。由此,我們提出了該課程的項目設計方案:
A: 一個貫穿課程的總項目(課內項目):制作產品推介會宣傳材料(以某產品推介會為例)。該總項目又分為6個子項目,詳見下表。
B:一個與課內項目并行的課外項目(學生自主完成): 制作“某產品推介會”宣傳材料 。
三、項目化教學的實施與考核
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以任務作為載體,理論聯系實際,采用項目化教學方式,使得項目貫穿整個課程,通過項目訓練提高學生的能力。
1.典型項目設計舉例(見右上表,子項目1)
2.典型子項目1(制作公司簡介)教學實施過程
步驟一:教師提出本項目的任務, 公布考核方案,教師導入完成本項目的任務做法(演示及講解案例)。
步驟二:學生分組(每組4人~6人)、選組長,分組進行:(1)收集資料并保存;(2)將文本文件轉換為word文檔;(3)設置標題;(4)設置各段落;(5)插入圖片;(6)設置圖片格式;(7)設置頁眉頁腳;(8)加入頁碼;(9)設置頁面水印;(10)保存文檔(即完成了制作公司簡介項目任務)。
步驟三:學生分組匯報并展示成果,教師對各組成果進行點評,分析存在的問題,糾正錯誤,并提出下次任務的具體要求。
3.課程考核(課程成績如下表評定)
四、結束語
現在社會上的各種職業都需要計算機的參與,因此,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情況,要想在畢業后直接加入工作的第一線,我們就必須在日常教學中先打好基礎。根據筆者的多年經驗,目前認為項目式教學是比較適合中職院校的。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時發現學生在制作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予以幫助,引導學生解決困難,使得項目得以順利進行。實踐證明,在整個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極大地鼓舞了自信心,不僅使得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的職業素養也得到了訓練和加強,這對學生畢業后走上社會崗位,盡快適應工作角色非常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0)
[3]方美琪,王寧.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賴一飛, 魏敏杰.面向新世紀的統計學教學改革[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