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是數以千億的公積金在銀行沉睡,一邊是數以千萬的公積金繳納者無緣享受制度優惠,需要改善住房條件的人群卻因買不起房而被制度拒之門外——只能承擔繳費義務而享受不到制度優惠,中國公積金制度正在走向一個怪圈:無房的人卻在補貼有房的人。
2002年頒發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從2011年3月開始進行集中調研。在2011年10月末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第二十三次會議上,數位全國人大代表就公積金存在的問題直接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進行了上述問題的質詢。
姜偉新并沒有對問題進行回避,他坦言公積金是他上任以來一直“非常頭疼”的問題,甚至曾一度研究過公積金部門是否應該由住建部來管理。經過考慮,住建部承擔下這一任務,并將在近期啟動《住房公積金條例》修訂工作。
記者還注意到,由于住房公積金支出范圍的剛性規定,催生了一批地下中介機構從事幫人領取公積金的業務,從中抽取高達10%的傭金,一些無力買房,或是需要動用這筆錢的人成為他們的座上客。這些問題也引起了眾多人大代表的關注。
▌公積金租房難
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咨詢公司工作的劉巖想換個地方住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苦于預算不夠只能和朋友合租在一套交通并不便利的房子里。
劉巖每個月稅后收入約5000元,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除去吃飯,交通、購物等必須的開銷,她能留出來的房租預算也就是現在的1000多元。她其實最想住在二環附近離單位近一點的地方,戶型和裝修都能更加舒適一些,但一問價格,月租都在2500元以上,只能打退堂鼓了。
劉巖聽說住房公積金可以用來支付房租,每個月自己和公司合起來的公積金有1300元,如果將這筆錢加入租房預算,那么就可以租到讓她心儀的房子了。
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按照北京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規定,租房者需要提交購房合同和租房完稅發票才能提取公積金,尤其是后者難倒了劉巖,因為房東根本不愿意陪劉巖去辦理手續。
從全國的范圍來看,對于想用公積金來繳納房租的人,像劉巖這樣的情況已經算是障礙較少了。雖然北京仍然有“房租超過月收入5%”這樣的限制條件,但已經不需要租房者提供收入證明,因為在房租高漲的情況下,5%是一個輕易就能達到的數額,而且北京并沒有規定租房提取公積金的限額。
在其他城市限制條件就更為苛刻,比如,上海市規定每月可申請提取的公積金不應超過租賃房屋的月租賃費用扣除家庭月工資收入20%后的差額,且每月最高可提取不超過1000元。天津市則規定,職工在天津市租賃住房用于自住,并在國土房管部備案的,可以申請提取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積金,提取金額合計不超過房租發票記載的房租金額,但職工已有其他住房的,則不能提取。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表示,根據近期對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調研,租金的大幅上漲已經大大擠壓了夾心層的可支配收入,他們面臨極大的生活壓力。
因此他建議修改公積金條例,要破除公積金租房看得見拿不到的玻璃門,開辟公積金租房的綠色通道。據辜勝阻的調查,西安兩年來只有兩例用公積金租房的案例。
▌兩類人受損
公積金所規定的六種用途中,真正被繳納者常拿來使用的只有兩種,一是買房提取,二是退休養老。而且,中國的公積金制度與新加坡制度的不同之處在于,所繳納的公積金不能用于住房的首付款,也就是說,只能參與還貸。
雖然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公積金的產權性質是“個人繳存,單位資助,所有權歸個人”,但這種苛刻的支出條件,讓很多買不起房或是交不起首付款的人無法動用屬于本應屬于自己的這筆錢,從而也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沉淀。
根據住建部公布的200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使用情況,截至200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為20699.78億元,繳存余額為12116.24億元,新增余額2511.13億元。
200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銀行專戶存款余額為5616.27億元,扣除必要的備付資金后的沉淀資金為3193.02億元,沉淀資金占繳存余額的比例為26.35%。
李珍表示,公積金資金的沉淀是非常大的浪費,政府把本應該屬于職工自己的錢以低利率管幾十年,一方面限制了年輕人即期的消費,另一方面這筆錢由于通脹而貶值,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損失,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和職工都不是贏家。
自2008年之后,住建部沒有再公布最新的住房公積金使用情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住房公積金管理體系存在的不透明問題,其信息公開度還達不到全國社會保險的繳存。
在這個制度中有兩類人受損,一類就是沒有買房的人,因為中國的公積金制度采取低吸低貸的政策,給予長期存款的計息是很低的,如果不買房就享受不到低貸款利率的優惠。二是早年享受單位福利分房的人群,沒有購買商品房而不能提取公積金,而且即使他們的福利分房需要裝修也不能提取公積金,他們的錢只能用于養老。
李珍表示,相對于后者來說,前者所受的損失更大,因為后者大都接近退休年齡而且有房住,需要錢的急迫性不如年輕人。年輕而沒有買房的人,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之下,他們所受的效率損失是不容忽視的。
住房公積金現在所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覆蓋面很窄,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烏日圖的調查,截至2011年9月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的繳存人數是9100多萬。而根據《2010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截至2010年底,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5707萬人。
從中可以對比得出,當前住房公積金覆蓋范圍只有養老保險參加人數的35%。
烏日圖表示,這9100萬中,包括了國家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群就有6000多萬,再加上集體所有制單位職工,說明現在參加人中絕大部分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職工,而大量的中小企業低收入人群所在單位沒有為他們建立這項制度。
根據全國城鎮在職職工的統計口徑,當前全國城鎮在職職工的公積金繳存率達到了78%,還有22%的職工沒有享受到公積金政策。我們的非公企業,當中繳納公積金的比例不足20%。
對于很多人來說,存在政府那里的公積金并不是個小數目。以北京的繳存比例來算,個人繳存12%,單位也繳存12%,這相當于個人工資的24%被作為長期的低息存款。以夫妻雙方來計算,則意味著一個家庭有四分之一的收入被閑置。(本刊綜合報道)
鏈 接
成都:租房也能提取住房公積金
去年11月,成都公積金中心推出了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凡是無自有住房依靠租房居住的中低收入職工,都能提取自己的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獲悉,租房提取業務運行一年以來,提取金額達到上千萬元。
據成都公積金中心介紹,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開通一年來,共有1713名符合條件的租房職工辦理了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提取金額達到1350萬元。
在辦理了租房提取業務的職工中,“80后”、“90后”達到922人,占總人數的54%。租房提取業務的推出,有效加強了對青年無房職工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