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些城市的草坪旁邊,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告示牌:“愛護小草,請勿踐踏”、“勿踏草坪,違者罰款”,有的還帶有詛咒謾罵性質:“踐踏小草,小心報應?!钡词谷绱耍坪醪]能從根本上杜絕行人踐踏草坪的現象發生。
在德國遇到的一件事,讓人看到了對此類問題的不同處理方式。德國同事住在很寬闊的小區里,一進小區門,迎面是一塊草坪。草坪中間有一條鋪滿了石子的小路,穿過小路就能走到居住的房間樓下。同事說,原來的設計中并沒有這條小路,人們想要走到房間的單元門,就得繞過草坪轉半圈才能走到,結果,就出現了有人踐踏草坪直接穿越而過的現象。物業部門發現了這種情況,仔細研究了一下,決定在草坪中間開一條小路供人們行走,小路開通后,踐踏草坪的事再也沒有發生過。
許多時候,我們解決問題,都喜歡站在否定對方行為的立場,先設定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依此想出種種限制對方行為的方法,來守衛既定的規則。不免讓人感慨德國物業管理部門的聰明,面對問題,他們沒有采取道德規勸或是罰款等方式,而是站在居民的立場著想,思考諸如“也許規則是錯的”……這樣思考的結果,使原本復雜的問題迎刃而解。
在國內的公共廁所如廁,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為了防止如廁者把尿液撒到小便池之外,會在墻上貼上諸如“尿液外溢,罰款十元”、“不講衛生,可恨可憎”等告示。但在德國的公廁里,看不到這種告示,他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原來,在每個便池前,都貼著一則笑話或者有趣的小故事,字號的大小,恰好只有站在臺階上才能看得清,人們為了看清上面的字,就必須站到臺階上,這樣就有效地杜絕了問題的發生。
管理學上有一種說法,最高明的管理方式,不是讓被管理者被動執行規則,而是想辦法讓他主動遵守。用講大道理的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給管理加上點兒智慧,加上點兒技巧,常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