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四川省委組織部將全省“兩化”互動發展專題培訓計劃的15個重點干部培訓項目面向境內外培訓機構公開招標,通過競標方式比選承訓。這是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訓領域首次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干部教育培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四川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四川吃的這只“螃蟹”卻有“個大、質優、體肥”的特點,以致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
申報競標、集中終評、簽約會等過去常見于建設工程招標的詞匯,如今出現在了四川省委組織部發布的《四川省“兩化”互動發展重點專題培訓項目公開招標(比選)承訓公告》中,新鮮但不刺耳,驚奇但不意外。
四川組織系統有著開拓創新的良好傳統,在全國開先河地公選鄉鎮黨委書記,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開放的組織工作系統,大力度、廣范圍試點探索基層黨內民主系列創新舉措……四川組織系統的每一次創新、每一次探索,都緊跟歷史步伐和實踐所需。
世人都知道“蜀道難”,但千百年來再難的“蜀道”,卻從未阻擋住川人開拓奮進、勇攀高峰的步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四川人有一種在困境中奮起、在逆境中奮爭的精神。同樣,在干部教育培訓上,四川深知全省的干部教育培訓理念總體相對落后,培訓需求的科學分析比較欠缺,培訓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培訓機構體系的開放度、競爭性不夠。為此,四川省委組織部一直致力于干訓工作的“謀變”,探索著干訓工作的“新法”,提出了把“圍繞大局服務”作為干部培訓的核心理念,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對接全省“兩化互動”大中心、大任務,招標干部培訓項目也就應運而生。
當前,在辦學辦班方面,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全國各個名校都在試圖謀求更大的干部培訓份額,“搶食”干部培訓蛋糕,甚至叫板黨校系統。四川的“變法”,給川內那些自詡為“名門正派”的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四川的改革探索體現了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導向,有利于整合優化培訓資源,提高干部培訓質量,將成為干部培訓未來發展的趨勢。
官辦干訓機構如若再不通過改革創新來增強競爭力,將可能逐步喪失干部培訓主陣地。因為,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的轉型、鞏固和發展,需要“硬件”更硬,“軟件”更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