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來,四川理工學院抓住創先爭優活動契機,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著力在增強黨的基層組織活力上下功夫,特別是針對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了以組織領導為關鍵、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創新黨員發展機制為途徑的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目前,該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在校學生比例超過70%,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000余名、學生黨員4500余名,發展學生新黨員2900余名,學生黨員占在校學生總人數的比例上升到18.9%。
▌整合工作資源,夯實組織基礎
一是優化黨建工作領導體制。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書記任副組長、黨群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各黨總支書記為成員的學生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生黨建工作,形成了聯手協作、相互配合、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學生黨建工作領導體制。
二是優化黨建工作隊伍。注重選好支部帶頭人,堅持把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工作能力強、熱心黨建工作的優秀輔導員、黨員教師選為學生黨支部書記;加大對黨總支書記、學工辦主任、團總支書記、輔導員、黨務工作者等與學生工作密切相關的黨建工作隊伍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學生黨建工作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發揮黨工委和離退休黨員干部的作用,聘請了50名思想素質好、工作熱情高、有黨建工作經驗、身體健康的離退休黨員干部為“特聘組織員”,協助二級學院開展學生黨建工作。
三是優化基層組織設置。各黨總支按照有利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三個有利于”原則,按工作、學習和生活場所相對集中的要求設立學生黨支部。2010年,該校新調整設置學生黨支部11個。
▌突出示范帶動,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堅持“三早”,好中選優。做到早啟發引導,幫助大一新生盡快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激發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并把黨建工作與新生入學教育結合起來,達到大一學生黨的知識教育普及率全覆蓋;早教育培養,充分發揮黨校的教育功能、塑造功能和養成功能,在大一新生中選拔品學兼優的入黨積極分子到黨校學習培訓,夯實思想基礎;早考察發展,對那些思想素質好、學習成績優、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大一新生進行重點培養、考察,及時吸收為中共黨員。
二是嚴把“四關”,確保質量。嚴把計劃關,認真編制發展學生黨員的工作目標和年度計劃,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末有總結;嚴把監督關,認真落實入黨積極分子公示、擬吸收為預備黨員公示和預備黨員轉正公示等“三公示”;嚴把程序關,嚴格審查發展對象材料是否齊全、程序是否完備、是否有年度發展計劃等工作程序;嚴把質量關,堅持把是否牢固樹立理想信念,是否在學習和生活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等作為發展黨員的重要衡量標準。
三是培育典型,示范引領。按照“突出特色、群眾公認”、“注重典型示范、強化感召凝聚”的要求,2010年學校選樹了3個二級學院黨總支、24個學生黨支部作為示范基層黨組織,選樹了105名學生黨員作為學習、社會工作、社團活動、校園文明、宿舍管理等示范員,讓黨員站出來,亮身份、起作用、樹形象,努力通過黨員的示范帶動,把更多學生凝聚在黨組織和黨員周圍。
▌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工作保障
一是建立考核評估辦法。制定了《基層黨組織考核評估辦法》,對基層黨組織考核評估的原則、黨總支工作和黨支部工作考核評估標準、考核評估的程序和要求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堅持公開考核過程,嚴格運用考核結果,對優秀的給予表彰,對工作薄弱的基層黨組織要求限期整改。
二是建立黨建工作監督制度。由各學院及相關行政部門抽調10名調研員組成督導員隊伍,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以督導學生發展黨員工作為核心,對全校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同步推動全校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
三是建立經費保障制度。除在自留黨費中劃撥一部分黨建活動經費外,按照學生黨員每人20元、教工黨員每人40元、黨建研究經費每年3萬元的標準劃撥黨建活動專項經費,為基層黨組織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創造條件。同時對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的教工黨員給予每人每年500元的獎勵津貼,并在晉級晉職中優先考慮,進一步形成重視黨建工作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