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已越來越多地走進語文課堂。利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節省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總結平時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自己作語文多媒體課件,使用課件的實踐經驗形成文章內容。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語文教學;多媒體課件
中圖分類號:G43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
長期以來,如何將來自不同途徑的多種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出現,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計算機輔助教學,已越來越多地走進語文課堂。計算機將來自不同途徑的信息像人的大腦一樣進行了綜合處理,將經過處理的信息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各種信息不再只是簡單的疊摞,而是建立了一種有機的、邏輯的連接,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節省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筆者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通過自己作課件,使用課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將自己的一點體會寫出來,與廣大同仁交流。
一、語文課件制作應遵循的原則
(一)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
作為語文老師在制作課件時應記住最基本的一條:即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多媒體技術無論怎樣完善,用它制作的課件無論怎樣精彩,在課堂上,它都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我們在使用這種手段時,應明確這樣的觀點,語文教學始終都是語言文字的教學,我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課堂是用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教師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應充分考慮這一根本出發點,遵循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明確了這一原則以后,我們在制作課件時,才不會讓自己的課件畫面過于華美,動畫過于精彩,喧賓奪主,使學生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了課件上,忽略了我們用以進行語文教學的語言材料。
例如,筆者在教學《黃河頌》一文時,課件中不僅包含了《黃河頌》和《保衛黃河》這兩個影音文件,更重要的是:課件中既有學習目標,又有閱讀探究題。最后還安排了寫作練筆——為《保衛黃河》這首歌寫一段朗誦詞。真正做到了形式為內容服務,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原則
按理說,多媒體教學模式優于傳統教學模式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它能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在這里,教師要明確一點,即高效率的教學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高容量的教學,高容量的教學是教師利用課堂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多,高效率的教學是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提高了學生的相關能力,語文課堂的高效率應該是教師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課堂教學而言,教學容量應適度。教師在制作和運用課件時,應該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依靠多媒體技術增加課堂容量來提高教學效率。課件的制作和運用應本著真正提高教學效率的原則。
例如,筆者在教學《戲曲大舞臺》和《古詩苑漫步》這兩篇綜合性學習課時,課件中除了安排了少量的影音文件,還采用了以搶答題、分組必答題、才藝展示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戲曲的相關常識,把握欣賞古詩的不同方式,真正走進詩的世界。課堂教學容量大,但學生卻能在娛樂、合作、競爭中愉快地接受知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是這一活動的主角,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是配角,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這已是經過這么多年的教學研究后,我們對教與學這一關系中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正確定位。這一點,單從理論上來講,我們的語文老師都明白,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就忘了這一點。往往整堂課下來,我們都只是看到老師在講臺上認真地演示自己精心制作的課件,學生在臺下觀看這些美輪美奐的課件。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關系讓人想起電影院里放映員與觀眾的關系。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一定要考慮到所作課件能否調動學生的思維,在使用課件時,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重視學生對自己所授知識的反饋,并且據此來調整教學的內容和進程,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來加大教學容量,有效控制信息傳遞的速度,穩中求進,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實現信息輸入和反饋的統一。要不然,我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就有可能變成以課件為主體的教學,在課堂上,出現老師和學生都圍著課件轉的局面。
二、語文課件使用的益處
(一)加大了課堂內信息的容量
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信息傳導的過程,或者說,是語文信息的變換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儲存、處理而實現的。語文教學要提高質量,就是要大面積、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發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論的觀點來看,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給學生傳導最多信息,使他們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課堂的密度。
(二)易于創設情境、啟發想象
現在初中語文課本所選的范文,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較多地增加了語言優美、立意新奇、境界開闊的文章。學習這些文章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豐富了他們的語言。但教這些文章時,如果僅靠老師的一張嘴、一支筆,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頭霧水,關鍵是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夠。
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有聲的畫面,再現生動的形象,則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文章所描繪的意境,體現文章的主旨,獲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審美能力。
三、語文課件使用的注意事項
多媒體對語文教學是把雙刃劍,恰當的使用能優化教學,但如果使用不當,則可能對語文教學造成損害,甚至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陷阱。現階段,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多媒體教學主要存在以下誤區:
(一)濫用多媒體課件削弱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課件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適當運用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果。然而,在新課程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不用課件就不能成課堂教學,課題用課件播放,重要知識點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課件播放,教學過程用課件展示,作業、訓練題也在課件中顯示。還有,有的課件用艷麗的色彩刺激學生的視覺,一堂課中,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課件的演示上,教師則成了放映員和技術員,師生互動退居次要地位,文本研讀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沖淡了,學生的思維、情感活動被壓抑了,師生、生生對話消退了,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了。
(二)多媒體對語文教學內容的遮蔽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問題,是用多媒體取代語言本身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比如,教師用圖片來替代語言文字,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是豐富了,但學生對語言的體會能力、想象能力反而減弱了。語文教學不能離開語言這個根本的東西,否則就不是語文課了。
另外,筆者還想說,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但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這是因為:第一,制作多媒體課件是一項很花時間,很費精力的事情,這勢必會影響我們去鉆研教材和教法。第二,多媒體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用過多,筆者擔心不僅我們的學生會對它產生依賴,老師也會依賴它來吸引學生保持語文學習的興趣。第三,有些課件本身還有可能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如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如果用課件來營造文學作品的意境,將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發展等等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學手段,我們不僅在制作課件時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且在使用時應該努力尋找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真正發揮其現代性特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書君,陳麗,師書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1,(6).
[2]師書恩.信息技術應用于新課程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2,(4).
[3]苗逢春.中小學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績效標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3,(3).
[4]李謹.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教授專訪[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0,(2).
[5]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6.(12).
[6]余文森.論新課程學習方式的基本特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1).
[7]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J].教育評論與實踐,2008,(2).
[8]余文森.論新課程背景下的的教學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
[9]余文森.教師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7,(10).
[10]余文森創新教育與課堂教學[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Discuss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HEN Hong-yang,SUN Yu-qin
Abstract: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has more and more into the language classroom.Us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students not only the auditory,visual,mobilized,easy to get better teaching effect,but also save time,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Summary the author usually in Chinese teaching by using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make their own languag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use of class practice experience form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Chinese Teaching;Multimedia course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