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會計師事務所設立較多,無序競爭已經影響到審計報告的質量,必須采取解決有力措施給予引導,促使事務所的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軌道。其舉措:提高門檻,審批機關應按等級設立會計師事務所;權衡利弊,事務所應按自身力量承攬審計業務;責任至上,注冊會計師應按準則開展業務活動;加強監督,主管部門應按法律法規進行檢查處理。
關鍵詞:事務所;發展;良性循環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2-0126-02
近幾年來,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一方面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也對事務所的發展造成了極大傷害。由于該機構設立的門檻相對較低,使事務所機構遍地開花,有的市區在同一條街上就有數家事務所;從業注冊會計師數量也是參差不齊,最少的只有2人,多的達到上百人,一般的有5—50人不等;由于事務所發展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承攬業務量方面,審計報告的質量有相當部分達不到規范化要求,審計數據常常受到投資者的置疑等,使審計收益逐年呈萎縮態勢。與此相反,國外事務所在我國的業務量迅速增長,近幾年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中,位于前5名的普華永道、畢馬威華振事務所年審計收費達到50多億元,占全國百強事務所總收入的1/4左右。面對如此尷尬局面,社會中介審計機構的從業者應當反思,拿出切實可行辦法應對殘酷的事實,使事務所的發展盡快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一、提高門檻,審批機關應按等級設立會計師事務所
目前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論是合伙制還是公司制,均可參與社會中介承攬審計業務的競爭,所不同的是部分被審計單位及行業上級部門設置了上規模事務所競爭平臺,其運行結果并不理想。有的事務所競爭時故意夸大其實力,使審計報告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還有的靠背地的回扣來贏得臺面上的中標合同等,使競爭平臺變成演魔術般的戲臺。因此,事務所審批機關應借鑒其他行業設立資質等級的做法,按規模設立不同等級的會計師事務所。第一,將事務所按甲、乙、丙三個等級設立。甲級為大型事務所,可以承攬注冊資本3 000萬以上和不同所有制結構的審計項目;乙級為中型事務所,可以承攬注冊資本3 000萬以下(不含3 000萬元)的審計項目;丙級為小型事務所,可以承攬注冊資本1 000萬以下的審計項目。第二,對事務所從業的注冊會計師人數作出規定。甲級事務所的發起人,為符合《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和中注協有關規定條件的20人以上,同時具備從業注冊會計師100人以上;乙級事務所的發起人,為符合《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和中注協有關規定條件的10人以上,同時具備從業注冊會計師50人以上;丙級事務所的發起人,為符合《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和中注協有關規定條件的5人以上,同時具備從業注冊會計師25人以上。第三,對發起人的確認條件。除繼續執行現有的規定外,在充當發起人之前,應在事務所從事審計或參與審計的項目累計不少于30個,并無任何不良記錄。第四,主任會計師任職條件。除具備發起人的條件外,在擔任主任會計師職務之前,必須具有擔任過事務所部門負責人3年以上的經歷,經審批機關考核后確認。第五,對從業注冊會計師的要求。從業注冊會計師實行坐班制,取消掛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對于經考核由非執業轉入執業和未從事過審計業務直接考試取得資格證書轉入執業的人員,應有3年的實習期限,期滿后由行業協會對其執業能力測試合格后,方可取得審計報告的簽字及審核權。提高設立事務所門檻的目的,在于注重事務所的建設,努力做大做強會計師事務所,不僅要與國外進入我國的事務所平臺公平競爭,而且還要到國外參與社會中介審計市場的競爭。
二、權衡利弊,事務所應按自身力量承攬審計業務
會計師事務所自身力量,主要包括從業注冊會計師的數量、從業注冊會計師的個人素質、主任會計師經營理念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力量。另外,一個審計力量較強的事務所,必須有成比例的領軍人物在第一線從事審計工作,這樣才能進得去、打得贏、出得來,保質保量地完成審計任務。但是,任何力量都是有極限的,如果超出了極限,必然會出現不堪設想的后果。同樣,如果一個事務所超出自身力量承攬審計業務,那就必然生產不出合格產品來。因此,事務所在承攬審計業務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受任何利益的驅使,自覺維護自身及整個行業的信譽。其一,不能超出經營范圍承攬業務。按有關規定,事務所業務主要有三大類:一是財務報表審計和驗證資本;二是工程建設預、決算審計;三是項目論證及有關咨詢業務等。這些業務的技術性要求各有其特殊性,實際中很少有“萬事通”的注冊會計師,全部勝任這些業務上的要求。這就要求事務所在承攬業務時,一定要把自身能力放在首位進行斟酌,決不能受豐厚收益的誘惑,承攬自身不能勝任的審計業務。其二,不能超負荷承攬審計業務。事務所作為獨立承擔審計業務的營運單位,自身力量是有限的,實際中如果無節制地使用事務所力量,疲勞戰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必然是粗糙產品,甚至是次品,這是審計準則所不允許的。其三,不能通過惡性競爭方式承攬審計業務。第一,不能互相壓價。目前許多中小型事務所財務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事務所之間互相壓價,造成審計業務收費平均不到最低收費標準的40%,此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就等于事務所在集體慢性自殺。第二,應堵住回扣風。目前的業務回扣,保守估計最高的已達到收費的60%左右,其結果不僅助長了腐敗風氣,而且還加重了事務所的經濟負擔。第三,不承接中間商倒賣的審計項目,直接與被審計單位建立良性的業務承接關系等。其四,不能出具粗制濫造低劣的審計報告。從法律賦予事務所的使命看,會計師事務所是專司審計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文件應符合規范化要求,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有的是錯別字影響文意,有的甚至將年號填錯等,使審計報告失去應有的嚴肅性;還有的將被審計單位名稱張冠李戴,使審計報告成為廢紙;更有甚者將審計數據填錯,如一個事務所為某集團公司出具年度審計報告的信息披露中,將短期借款6億元錯填為8億等。這幾種情況雖然與審計質量無直接關系,但卻影響了審計報告的效力和審計信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責任至上,注冊會計師應按準則開展業務活動
注冊會計師的稱謂,是國家通過法律賦予職權,不僅待遇優厚,而且職業神圣,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聲譽。實際中,有些注冊會計師并未意識到職業神圣的責任性,將執業資格僅僅當做個人生財之道的敲門磚而已,濫用、過度使用執業資格證書的行為,已經給整個注冊會計師聲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使惜日倍受社會尊重的道道光環,暗淡到如今已經成為高級乞丐。這種被動局面必須盡快扭轉。首先,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時應按規范化操作。注冊會計師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帶著責任進入狀態,從接受任務的審前準備、現場操作、到審計報告的發出,均應按審計準則開展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精心實施每一個審計項目,使注冊會計師價值體現在審計報告之中。其次,注冊會計師不能過度依賴助手當甩手掌柜,使審計報告失去應有的控制;尤其要把好審計報告簽字關,堅決不在自己未參加審計項目的審計報告上簽字蓋章,更不能變賣自己的簽字和印章。再次,注冊會計師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審計現場不參加豪華宴請和接受任何禮品、禮金,即使是不影響審計工作質量的宴請、禮品、禮金,也不能出現下不為例的情形,這是注冊會計師應當守住的職業道德最低防線,以便干干凈凈地做好審計工作;審計中如遇有回避的情況時,應當堅決回避,自覺維護審計報告的公正性。最后,注冊會計師應當嚴把審計報告起草的質量關。按照審計準則要求,實施中不能將有缺陷的審計報告起草為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報批;更不能為了承攬業務或顧全關系戶的情面,違反規定完全順應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出具審計報告,確保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與審計報告反映情況相吻合,為社會公眾提供貨真價實的審計數據。
四、加強監督,主管部門應按法律法規進行檢查處理
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完善,在我國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監督,這是事物發展規律和制度有效運轉的需要,事務所的經營活動也不例外。目前,有的地方監督機構設置在財政部門和行業協會,有的還在審計部門設置核查機構,專門核查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的質量,監督的目的是促使事務所按規范化操作,為社會公眾和政府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但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其監督面仍然較窄,處理處罰的力度還不能觸及事務所靈魂深處,致使有的事務所違規違法操作屢禁不止,弄虛作假手法花樣翻新,這種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是每年抽查事務所及審計項目應有一定的覆蓋面。財政、審計、行業協會等部門應通力合作,利用現有力量組織檢查,定期互通情況,實現資源共享。二是調整檢查方法。針對有重大疑點的審計項目,應延伸到被審計單位進行核查;對于登記薄以外違規操作出具的審計報告,應像查“小金庫”一樣進行檢查,促使事務所承攬的審計項目全部在陽光下操作。三是對新設立的事務所,要用1周時間專門組織開業前的培訓,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協會的審計準則;貫徹行業審計理念,理順事務所經營思路,使其形成本事務所嚴謹的審計從業文化。四是每年要用1周時間組織事務所進行自查自糾,其實施計劃應由行業協會統一安排,促使事務所有問題的整改問題,沒有問題的對未來進行規劃。五是對違規違法行為的處理處罰,重點是查處事務所超執業范圍出具的審計報告、出具虛假財務信息的審計報告以及不納入正規發文薄出具審計報告的行為;對注冊會計師的處理處罰,應重點查處為他人審計報告和虛假審計報告上的簽字蓋章行為。對這些問題,應按規定進行處理處罰,對事務所該停業整頓的堅決停業整頓,該吊銷執業執照的堅決吊銷執業執照;對注冊會計師該除名的堅決除名等,使事務所按審計規范化運作,純潔注冊會計師隊伍。
縱上所述,會計師事務所的惡性競爭局面不能再持續下去了。時代要求事務所的發展必須良性循環,注冊會計師執業必須堅持責任至上原則,切實為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努力當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者,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