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拓展訓練進入高校體育課程是對傳統(tǒng)體育課程改革的延續(xù),是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嘗試,是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一個較好補充,必將對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它不僅進一步開發(fā)了體育課程資源,拓展了體育課程的空間,增強了體育課程的實用性、趣味性,拓寬了體育課程的功能,而且對大學生增強體能,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塑造頑強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拓展訓練;大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2-0250-02
拓展訓練起源于英國,它的英文是“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zhàn),去戰(zhàn)勝一個個困難!這是一種源自戰(zhàn)爭的培訓方式。二戰(zhàn)期間的英國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擊而沉沒,大批水手落水,葬身海中,但仍有少數(shù)的人在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磨難后得以生還。人們后來發(fā)現(xiàn),那些生還的水手大多并不是身體強壯的年輕水手,而是那些富有經(jīng)驗、心理素質較強的年長者[1]。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人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災難來臨時,決定你是否能存活的最關鍵因素不是你的體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質。1934年,德國人科翰(KurtHahn)利用自然條件和一些人工設施,讓那些年輕的海員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戰(zhàn)的活動和項目,以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海上生存能力。這就是拓展訓練最早的雛形。
拓展訓練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國,目前只是作為商務公司提高團隊精神的一種手段而存在,是由一些專門的人力資源培訓公司在運作。拓展訓練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內容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手段在高校得到認同和應用,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2002年,在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司倡導下,我國7所高校進行了野外生存訓練課程的嘗試,首次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引進了拓展訓練的內容。
一、拓展訓練的基本內容和理論基礎
1.拓展訓練的基本內容。拓展訓練的內容是為解決參訓者的心理問題而設定的各種練習項目。主要包括個人項目(空中單杠、斷橋、獨木橋、緬甸橋、死亡滑翔等)、融冰項目(面對面的介紹、代號接龍、大樹與松鼠、盲人防陣、風中勁草、信息傳遞、猜猜我是誰等)和集體項目(眾志成城、天梯、求生、袋鼠跳、渡河、翻葉子、雷陣、信任背摔、快速傳球、好鄰居等)。通過這些項目的練習,達到相互溝通、共同面對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認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聯(lián)系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產(chǎn)生遷移,達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社會生活和競爭的能力。
2. 拓展訓練的理論基礎。從拓展訓練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我們不難了解體驗式學習應是拓展訓練的理論基礎。我國《現(xiàn)代漢語辭海》對“體驗”的解釋是“親身經(jīng)歷以認識周圍的事物”,強調體驗者的“經(jīng)歷”。教育界對體驗式學習的理解與辭源含義基本是相一致的。如“體驗,指學習者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在親身經(jīng)歷的學習與探究活動中獲得情緒感受,融入自身的經(jīng)驗之中,并對原有經(jīng)驗發(fā)生影響,是影響學習者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重要活動。體驗式學習泛指學習者親身介入實踐活動,通過認知、體驗和感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方法。”[2] 體驗和感悟,這是為了突出行為的要素;而信賴關系、挑戰(zhàn)或共同感受等,則是體驗感情的方法;目標設定或解決問題,是認識的方法。
拓展訓練就是要讓參訓者在各種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體驗和感悟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二、拓展訓練與心理健康
研究者認為,拓展訓練的困難度、危險度、合作度、趣味度是引起心理負荷的主要外部條件。訓練對象通過觀察、記憶、想象、思維協(xié)同等認知活動積極參與競爭,接受挑戰(zhàn),從而體驗到成功感和滿足感。對沒有鍛煉習慣的人來說,鍛煉是一件困難的事,如果他們能使自己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就會體驗到一種成功感、一種自定效能的提高感。這種感受將有助于打破抑郁、焦慮以及與其他消極心境狀態(tài)相關聯(lián)的惡性循環(huán)[2~4]。因此,我們認為,有一定困難和危險的拓展訓練手段、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和有趣的訓練方式能引起較強的心理反應,能對訓練對象在動機、情緒、意志等方面產(chǎn)生深刻影響。人的心理感受只有在承受負荷的情況下才能逐漸成熟并得到發(fā)展。
1.拓展訓練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是決定達到某種目的的自覺支配行動,克服困難,從而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狀態(tài)。意志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xiàn)。人們的意志具有不同的品質,而良好的意志品質應指向于進步的方向和具有崇高的社會價值。意志品質應由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組成: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以及精力與毅力。拓展訓練的困難度決定了練習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有一定困難但經(jīng)過努力可以完成的訓練具有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特殊功效,可增強訓練對象自尊、自信,促進訓練對象具有正確評價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觀念的形成。但如果難度太大,超出了練習者的能力所及,就會挫傷練習者的自信和積極性。因而,只有練習的難度略高于練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才可獲得較好的促進心理發(fā)展的效果。
2.拓展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精神
訓練的危險度是指訓練對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脫手、跌落等危險性的程度,它對訓練對象的勇敢精神是一種挑戰(zhàn)。拓展訓練過程中,訓練者往往需要克服各種器械或其他障礙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容易產(chǎn)生恐懼感,這就要求必須克服恐懼心理,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表現(xiàn)出勇敢精神。當訓練者戰(zhàn)勝恐懼,完成了一個具有危險性的動作時,他會有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覺;有危險的動作還可使人潛能得到開發(fā),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體驗。當然,選擇和設計具有危險度的練習一定要有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練習有危險性但卻不會產(chǎn)生危害。
三、拓展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果斷、自信、敢為的優(yōu)良品質和克服心理恐懼的能力
對于一個人的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來說,自信心是最為寶貴的,它是個體獲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證。缺乏自信心往往表現(xiàn)為害怕失敗、消極對待、懷疑自己。真正的自信心不僅僅表現(xiàn)在認為自己是一個勝利者,也不是只有在成功時才具有,在失敗時,自信心是最寶貴的。真實的、穩(wěn)定的自信心就是在這種成功和失敗中培養(yǎng)和形成的。拓展訓練以其獨有的形式,使訓練者互相鼓勵、相互影響,從而使訓練者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模式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影響,從而使他們建立在從事任何事時都要始終充滿自信的堅定信念。在拓展訓練中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問題,而是你的心理問題。”訓練中學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挑戰(zhàn)極度的心理恐懼。例如,空中斷橋這個項目要求學生在7米高的地方從一塊木板跳到另一塊木板上。任何人站在上面都會感到恐懼,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能否及時調整心態(tài),控制自己的情緒,果斷、勇敢地跨出一步,將是你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這個項目給學生留下最深的感悟是:“斷橋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它能讓你懂得當你擁有了果斷、敢為的良好心理素質,面對任何困難和危機時你都會迎刃而解。
四、拓展訓練能夠激發(fā)個人潛能 ,增強團隊凝聚力
社會交往理論認為,令人愉快的社會交往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心理學家丁肇中教授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tài),主要是從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人際交往離不開互相信任、互相協(xié)作的精神。拓展訓練的大部分項目如信任背摔、攀天梯、互助攀巖等都強調互相協(xié)作、互相信任的團隊精神。通過合作能讓大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團隊協(xié)作的意義、如何與別人合作、同伴間相互關愛和信任。拓展訓練能讓團隊中每一個隊員在共同的目標下一起體驗成功與失敗,享受快樂的同時體會辛酸。這種特有的氛圍使得每個學生都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關愛,懂得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是在幫助自己,都能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依賴,都感到需要別人的幫助。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活動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而這樣也就會使團隊成員對自己的活動感到滿意,并彼此產(chǎn)生好感進而互相信任。因此,拓展訓練對協(xié)調人際關系有益。培養(yǎng)通力合作的練習者會在集體中享受到助人與被助的快樂,體驗到集體的力量與合作的愉快,并增強相互信任感。
五、高峰體驗,有效激發(fā)強烈的學習興趣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fā)起人馬斯洛認為:高峰體驗是一種短暫的自我實現(xiàn),是人們在攀登人生最高境界時不斷出現(xiàn)的一種內心體驗,它使人們一步步接近人生追求的頂峰。這種體驗是一種超越一切功利之上的純粹體驗,它伴隨著強烈的自我證實感,將感覺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價值,這種體驗是人成長的一種質變與升華 。拓展訓練將學習方式通過活動與游戲的方式帶入訓練中,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興趣對認識和技能形成的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當興趣處于中度激活狀態(tài)時,會傾向于想要吸收信息和拓展自己。并且,當興趣組織的加工取得一定成果時,維護中等強度的緊張得到釋放,就會產(chǎn)生快樂的體驗。興趣與快樂相互交替和補充會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引發(fā)良好的學習情緒,使其變被動接受為積極自覺的渴望,并促使其主動迎接困難,挑戰(zhàn)困難。學生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項目之后,所取得的成果一旦得到了自己或他人的認可,就會具有發(fā)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就會獲得人生難得的高峰體驗。訓練過程中成功的鼓舞和失敗的磨礪,會使每位學生在不同的體驗中了解和正確把握自身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提高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亞琪.關于拓展訓練引入大學體育課的思考[J].遼寧體育科技,2003:4.
[2] 胡仲秋,等.高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模式的探討[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4:3.
[3] 季景盛.高校體育課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4.
[4] 黃 海.拓展訓練——高校體育課教學發(fā)展新方向[J].體育科技,2004:1.[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