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庫業務作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向縱深發展。但在商業銀行運行機制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加強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提高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水平,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業務缺乏相應法律基礎。國庫經收處作為國庫的前沿陣地,履行國家預算收入收納、劃分和報解的重要職能,其主體是商業銀行,服務的對象是征收機關及財政部門。在國庫經收業務辦理過程中,商業銀行既有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義務,也有保證國家預算規范執行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均沒有對國庫經收業務進行相應法律規定,只有人民銀行在業務制度層面上的規范,國庫經收處的權利和義務因缺乏法律規范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得不到征收機關和財政部門的認同,在逐利本性的驅動下,商業銀行存在只提供經收服務,不進行監督的現象。
二是代理銀行內控機制不健全。目前多數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處于和自身會計核算工作融為一體的狀態,沒有獨立的國庫機構,缺少專職國庫業務人員和獨立的國庫業務事后監督崗,崗位人員調動頻繁,國庫專業知識相對匱乏,國庫業務規范性較低,尤其是國庫業務事后監督薄弱,難以對國庫憑證的真實性、資金的來龍去脈起到監督作用。
三是代理國庫業務處理不規范。預算收入未按照制度規定通過“待結算財政款項”科目及“待報解預算收入”賬戶進行處理,而是簡化賬務處理手續,將預算資金收納、劃分及報解入庫做一步式賬務處理;部分國庫經收處違反規定,將收納的預算收入資金通過“同城票據交換—提出票據暫收戶”進行過渡;部分經收處賬戶設置使用不正確,在“待結算財政款項”科目下,以征收機關名稱開立賬戶,使本屬于國庫經收處內部使用的賬戶演變成了為征收機關開立使用的預算收入過渡戶。
四是低收益制約了代理銀行積極性。商業銀行每經收一筆稅款,均要在人力、設備、通訊等方面支付直接成本費用,如果現金繳稅,商業銀行還要增加現金庫存,加大無息資金的占用,但又得不到相應的代辦費補償,是典型的無償、負效益服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宗旨相悖,國庫經收業務積極性普遍偏低。
二、綜合改進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要明確國庫作為財政預算執行部門的重要性,國庫部門不但有辦理財政預算收入收納、分成、報解與支撥等義務,而且也有監督管理的職能。要進一步明確財政、征收機關和國庫的職責和義務。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國庫經收處在國庫經收業務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盡快提高商業銀行、信用社代理國庫業務管理辦法的法律層次,以國務院法規的形式重新進行修訂,解決征收機關隨意開設過渡戶、商業銀行經收國庫業務無代辦業務費的問題。
二是進一步完善代理銀行內部管理機制。應將商業銀行柜員制的風險控制與國庫業務風險控制相結合。對國庫代理銀行有關國庫制度進行梳理,研究制定本行的國庫業務管理規定,對國庫業務崗位人員進行全面業務培訓,強化制度的落實,分管領導與部門負責人應提高對國庫業務的重視程度,加強對國庫業務的監督檢查,不斷提升國庫工作質量,強化資金風險控制和內控制約機制建設。
三是進一步加強對代理國庫業務的檢查與指導。人民銀行應繼續加大對代理國庫的檢查指導,加強代理國庫業務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檢查,進一步規范代理國庫的業務操作;財政部門應會同人民銀行定期、不定期地對商業銀行代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工作進行檢查。
四是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代理積極性。實施有償代理,尊重商業銀行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經營宗旨,消除商業銀行必須為財政預算無償服務的思想。建議改變目前轉賬繳稅的核算方式,把轉賬辦理繳稅納入商業銀行一般同城結算范圍,按照標準收取客戶的轉賬費用。國庫部門要積極與當地財政部門協商,解決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的代辦業務費問題,可由當地財政部門將轄內商業銀行代辦業務費撥付至人民銀行,再由人民銀行撥付至代理銀行。
(責任編輯 劉西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