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紀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長,在德、智、體、美、勞、音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但現實的情況是: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班級,幾乎都存在著一部分學習成績差、道德行為也差的學生,即所謂的“后進生”“差生”,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有些學校、領導、老師因種種原因沒有過多地幫助、關愛他們,相反地卻是冷落、歧視他們;從素質教育的高度講,這是教育不公正、無人情味的表現,也是我們頭腦中急功近利思想的體現。而實際上,如果我們老師具備了愛心、寬容、賞識這三種后進生教育中必備而基本的心理,并能在平時的教書育人過程中運用這三種心理多關心、愛護、引導、幫助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是完全可以成為“好生”的。作為教師,我們應深刻領會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至理名言:“您的教鞭下有瓦特,您的冷眼里有牛頓,您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多一點關愛給他們,少一些嘲諷對他們,教育好這些后進生,引導他們由后進轉化為上進,這不僅有利于從整體上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也有利于提高整個學校、班級的教育質量,而且對于全面提高國民素質,都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愛心: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因為愛,所以愛。中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俄羅斯有句俗語:“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這里所謂“難看”的孩子,就是指后進生。教師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也是作為教師的一種基本素質。我們要特別熱愛關心后進生,拿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當一個后進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深深感受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完全是為了自己健康成長的時候,就會由尊重老師到對老師產生感情,并轉化到樂意聽從老師講道理,努力把老師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動。這里,教師用自己的“愛”感化了學生,從而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最終促使他們進行自我行為修正。
在我帶的班級中,每一屆都有幾個表現不太好的“后進生”,我總是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他們,感化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習上,我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陪著他們一起上夜自修,自修結束后按路程先后把學生一個一個送回家。生活上,我處處照顧他們,如給住校的同學過生日、過中秋節、洗衣被等;給經濟有困難的同學買飯菜;等等。慢慢地,學生感受到了我對他的這種特別的愛,從而慢慢地自覺不自覺地改正起了自己原先一些不好的言行舉止。
2.寬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俗語說:“出水的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齊”。后進生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德、道德行為千差萬別,有的自私、有的粗野、有的任性、有的虛偽、有的驕橫、有的自卑、有的冷酷、有的無恥、有的孤僻、有的敵視、有的懶散……但一個共同特點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屢教不改。對此,我們要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千萬不能因一時的“沖冠一怒”而造成千古恨。面對淘氣的學生,面對同樣的錯誤,我們要平等地甚至更偏心地接近和關心后進生,讓師生關系處在一種平等、理解、民主的氛圍中,在交流中要特別關注他們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呼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而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如班上有個男生經常遲到,找他本人談了多次,不見效果;跟他家長交流了,也未有起色。我見這學生有意在頂撞,就換了一種方法。每天早上,他一到教室,我就趕緊去食堂買來他愛吃的早餐給他。但他看了看我,沒吃;第二天,我又買來給他,他仍看看,低頭不響;第三天第四天情況依舊;第五天,我還是微笑著給他,他仍舊不響,但眼神里分明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敵意,我知道,一切將會春暖花開;果然在第六天,他破天荒地早早來到了學校,從此基本上沒有遲到過。這里,教師用自己的寬容和愛感化了學生,溫暖了他原本孤僻的心。在后進生教育中,這種方法是比較有效的。
3.賞識:給你一個自信成長的支點
花蕾渴望陽光,嫩芽渴望雨露,學生心靈的成長更需要呵護。賞識就是人類精神生命的陽光、雨露。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表明:處在成長階段的中學生,他們更渴望別人對自己的鼓勵和贊賞。反過來,外界的批評或表揚在很大程度上又影響著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而后進生,他們生活在別人的譏笑和輕視中,得到別人的認同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要說表揚和贊美了。而實際上,他們在內心深處更渴望被人認同、理解和表揚。因此,賞識教育是開啟后進學生心靈的鑰匙,是促使他們將自身缺點主動改正并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通過賞識教育,要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勵的原則來對待后進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幫助他們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激發學習的內在動力;要以激勵、表揚為手段,鼓勵他們不斷追求成功。
我們要有一雙能發現學生優點長處的慧眼,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處處捕捉后進生身上的各種閃光點,并及時反饋給他們,幫助他們找回失落的自我,給他們一個自信成長的支點。我們也可以創設賞識的環境,在全班甚至全校營造一種“多看優點,少抓缺點”的氛圍,給后進學生一個精神樂觀的天空。
總之,賞識引向成功,訓斥導致失敗。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是幫助后進生發展自尊、自信和獲得自我價值感的動力基礎,是使后進生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賞識他們,就能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上進。從而快快樂樂地學習,輕輕松松地生活。我想:即使是后進生,在愛的沐浴下也定會長成參天大樹,開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花朵。
多年的教書生涯讓我相信,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對后進生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愛心;少一些牢騷,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罵,多一些賞識。那么,素質教育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材”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