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理解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學生日常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自身語文素養(yǎng),使其全面發(fā)展的必然需要。閱讀理解題是考查學生語文能力最多、最常見的題型,也是評價語文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它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做閱讀理解題關鍵是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規(guī)范答題,這樣才能更多的得分,讓自己語文學習能力獲得更多人的認可。筆者現(xiàn)就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規(guī)范問題談一些自己的教學體會和淺見,為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的一線老師提供參考,不妥之處,請大家不吝批評指正。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的前提——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采用一個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為了把握好所給材料,也為了后邊規(guī)范、準確答題,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段落和層次,對文章有一個整體了解再重點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說明文還是其他體裁。通常來說,第一遍需要速讀。接著可以進行第二遍閱讀,這一遍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尤其是要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shù)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答題時切忌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第二遍讀文章可以帶著問題回讀全文。在進行回讀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準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fā)現(xiàn)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后所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有用的信息。
二是原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要善于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
三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猜詞或根據構詞法來猜詞等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對于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可以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遇到重要的不太好理解的句子時,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可以采取根據上下文來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
當然,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不僅要閱讀短文,還要閱讀題目。有的學生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采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后讀短文,最后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jié)省了閱讀時間。“倒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fā),進行概括和總結,然后組織語言進行了表述。
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后面所給的問題,組織語言進行表述解答了。為了把你對文章的透徹理解正確地呈現(xiàn)出來,說得更功利一點,為了考試更多地得分,除了掌握一般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外,你還必須進行規(guī)范地答題。那么何為“規(guī)范”呢?就是符合規(guī)定的標準。怎樣做才能算作正確規(guī)范地解答語文閱讀理解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會審題,抓關鍵
所謂“審題”,就是認真閱讀領悟題目的作答要求,尤其是一些題目中的關鍵詞,它們往往透露了我們答題的重點或方向。其實每道題目都在提問的同時給了你答問的提示,他提什么問,你就往哪方面想,看完問題后一定要反問自己:這道題考查什么?像“作者重點回憶了媽媽對‘我’放手的哪幾段經歷,請分條概括”這個題目中的關鍵詞是“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在答題時去把目光聚焦到所給材料中的“點”上的敘述性幾段文字上,對它們進行分條概括即可。再如“結合全詩內容,說說詩題中的‘望’字包含了哪幾層意思”這個語文閱讀理解題的關鍵詞是“結合全詩內容”和“哪幾層”,前者暗示了我們作答的內容;后者規(guī)定了答題的范圍且要點不少于三條。如果你不根據詩的內容,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主觀地東拼西湊,肯定不能得分;如果你只答出兩條則丟掉了一些得分點。平日在練習時寧可慢一點,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做,形成習慣之后在考場中你會審題仔細而思維嚴密。
(二)勤儲備,務準確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知識體系,語文當然也不例外,比方提到表達方式,頭腦里立馬出現(xiàn)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提到修辭,腦海里很快跳出比喻、夸張、擬人、借代、對偶、反復等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說到說明方法,你當即想到打比方、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列圖表、分類別、下定義、引資料等系列知識。再比如考到表現(xiàn)手法筆下霎時出現(xiàn)了諸如象征、襯托、曲筆、小中見大、虛實結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先揚后抑、先抑后揚、動靜結合等。看到描寫方法,涌現(xiàn)出來的是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等。如果我們平日對這些知識使用爛熟于心,到答相關的閱讀理解題時就不會張冠李戴了。這樣就能夠提高答題的準確率。舉個例子,“指出第四段劃線句子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正確的答案是:“作比較,突出害羞者難以辨別別人面部表情而導致害羞的特點”,相關的語文知識儲備不足的孩子就會給出了:“議論”、“解釋說明”、“對比”諸如此類的答案,這樣的答案當然不得分了。
(三)悟規(guī)律,會表達
“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中存在某種程度上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具有普遍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特點。“會表達”就是與外界能進行準確表情達意,溝通的渠道暢通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語文閱讀理解題每種類型題的作答也存在可以尋找的規(guī)律的。比如深層理解的概述內容題:找準記敘的常見的幾個要素——五個“w”(who;where;when;what;how)后再進行綜合表述就能比較順利概括出來了。再比如指出某個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在回答時往往要從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來回答。再比如常見的語言賞析題就有這樣一個表達技巧和規(guī)律——“方法+內容+情感”,遵循這個規(guī)律來作答,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了無謂的失分。例如:“賞析一下: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賞析:“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老山界的高和險,表現(xiàn)了紅軍指戰(zhàn)員不畏艱險的樂觀主義精神。”這樣既考查了語文知識,又了解了學生對這個句子的理解程度,最關鍵的是把這個句子放到整篇文章的高度來理解。充分體現(xiàn)了答閱讀理解題最基本的原則:“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四)扣材料,要具體
所謂的“扣材料”就是在答題時要體現(xiàn)出你所閱讀的文本所傳達出的信息,你所說的理由或概念是帶有此文本色彩的此一個,而非彼一些,打個比喻說,名字叫王平在全國有多個,他們很少混淆,是因為,他們每個人總會有他人所沒有的個性特點。而有些同學答題,所給出的答案大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架勢,問一個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他只給“承上啟下”四個字的答案,到底承上文的什么,開啟下文的什么內容,是一概不管了。又如問一個句子有何妙處,答道:生動形象。到底是怎樣的生動,何等的形象,閱卷老師仍然不知道,所以無法把分數(shù)大方判給你。總之,此類解答就是太籠統(tǒng)浮泛,沒有具體涉及到你所讀的材料。
正確規(guī)范答題,除了要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外,筆者認為還得力求做到以下諸點:1.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提的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我向學生說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參考答案,我們的學生不要害怕,任何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教師的參考答案一模一樣。2.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lián)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3.言多必得,文多必得,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觸及到更多的得分要點,但并不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中胡說和亂說,因為學生亂答也不得分。4.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同學們手中,關鍵是在于你有沒有“言之有據”地來作答。所謂“持之有理”就是讓學生根據問題能夠說一個所以然來,能說一個道道來,或謂之“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5.要注意組織規(guī)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后,還需要注意一下語言的表述。語言簡潔明了,這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復羅嗦,不得要領,往往會出力不討好。在答題之后,如果時間允許,要重讀全文內容,充滿信心地進行復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攜帶閱讀理解的成果回歸原文,檢查答題有無疏漏,研究其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對照各題目推測判斷,確保無誤。最后在正確規(guī)范答題的同時,我們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考試時間,先易后難是閱讀理解的考試時答題的一般方法。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舍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后,如有剩余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總之,筆者在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因為不懂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要領,答題不夠規(guī)范,往往失分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無謂的失分。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說了以上種種,希望對大家有益。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確的教育規(guī)律,交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才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語文閱讀教學的良好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