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是一種延時反饋,是新課結束后復習鞏固知識點,歸納總結教學內容和矯正學習中偏差采取的教學手段。復習的主要目的不僅要使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新課標規定的學習內容,還包括對各種能力進行訓練和再提高,尤其是使學生的探究、實踐、創新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如何上好數學的復習課,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是每位數學教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但是往往有很多老師在復習課教學中會陷入“做題-講題-再做題”的題海怪圈。我自己也在曾經在這個怪圈中循環往復,不能自拔。學生在每節課做題、講題、再做題中漸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我學習了很多先進經驗,自己也在教學中摸索和實踐,特別是對如何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效率進行了摸索。
一、精心備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
數學的復習課是否有效,依賴于教師的準備以及學生的反饋信息是否準確。因此數學復習課前教師必須做好精心的準備。數學復習課和新授課有著本質的區別,復習的量大,練習的內容多,環節雜亂。所以每次我們都必須提前備課,深挖教材,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找出書中所有涉及本節復習內容的題目。然后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設計,將復習內容做有機的組合,以一種新的問題呈現給同學們,使學生有新穎感,由此喚起學生的注意。
在上復習課的前一天將要復習的內容告訴學生,要學生根據自己的方式做好復習內容的總結。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本章節的知識框架圖或者知識樹,包含重點知識點;第二,統計自己在本章節中掌握比較好的內容;第三,統計自己在本章節中掌握不理想或容易出錯的內容。可以用語言敘述,也可以以例題的形式說明。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總結,首先分等級進行評比。其次,對學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內容進行統計,結合自己準備好的教學設計進行適當調整,如原先自己以為應重點講的學生普遍反映掌握較好,那么這種題型可以簡單講解甚至刪除;對學生普遍反映掌握不好的題目要充實進來,在課堂上重點強調。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收獲。
二、分環節設置任務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復習課的設置中,將一節課分為4個任務:①溫故而知新,帶領大家復習知識內容。②針對本章的知識點和學生反饋的易錯點,設置相關的基礎性題目,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回顧與理解。③這一環節是本節的高潮,雖然還是帶領學生練習相關的習題,但是采用小組分工,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④能力提升,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相應地進行拓展訓練,提高學生的能力。復習課的課后作業不是簡單幾道題的切磋,為了更好的落實復習課的有效性,也將作業分為三個部分:必做題、選做題、對本章節易出錯點的再總結。在必做題部分,我設計了A、B、C三組練習題,根據本節課每個小組的不同加分情況,第1名:A組;第2-4名:A組+B組;第5-8名:A組+B組+C組,從題量上加以區分,一方面給得分高的學生更多自主復習的時間,另一方面促進其他學生在后面的復習課中積極表現。選做題部分,提供學生一道拓展題目,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開闊眼界,提高能力。對本章易錯點的再總結,主要是考慮到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復習,易錯點會發生變化,重新統計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加以補救,從而更好更快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三、多樣化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數學
以往復習課上面對學生的評價側重于做題的準確率,而在任務3這個環節中,不僅學習優秀的學生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且由于他們想額外地加更多的分數,每個小組也會積極鼓勵和推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回答,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們也會正確地解決一些問題。這樣,不僅這些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而且也為小組加了分,小組的成員都受了益。另外,注重學生的交流活動,也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盡可能多的事實,用多種方法解題,也就是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這就需要小組成員團結合作,共同提高。此外,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如任務3和任務4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覺地進行思考,自覺地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結果的正確性等。評價方式的轉變,必將鼓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總之,復習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復習課才是有效的。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湖縣彌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