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是人們進行言語交際的重要手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 然而在具體的教學當中, 很多教師把重心放在了閱讀和寫作方面,忽略了聽力的教學。在我的教學過程當中, 我發現聽力的提高和學生英語成績的整體提高密不可分。我們借助聽覺,大量、快速地復習學過的單詞和詞組,并在此基礎上擴大知識面,更多地掌握同一詞的不同用法,提高閱讀速度與理解能力。下面,我根據自己近幾年的實踐,談談在提高聽力方面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應注重的方面
1.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以便以其口語表達來增加學生的聽英語機會,鍛煉并提高其聽力水平。語調、重讀、弱讀、連讀、變音、失去爆破、語氣、語流、語速等各方面都要準確表達,而且課堂用語力求豐富性。結構、用詞和語言難度要注意層次性、變化性,用自己的實際運用讓學生感知英語的節奏,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語言時不至于感覺“失真”,產生消極情緒,以至影響聽力理解能力發展的實現。
2. 教師在聽力課堂教學中,要具體分析材料的內容和難度是否適合學生使用,教學材料內容與新課程教學目標描述是否相適應,材料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據此對某些材料刪減或通過適當的調整,降低難度和要求。
3. 為了做好課堂聽力教學,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中的功能意念項目表和話題項目表,以此為指導,積極留心組織和搜集相關的有聲材料,利用網絡、廣播、電視、電影等時新材料,充實課堂聽力內容,適應學生心理特點,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增加聽力經驗體驗。
4. 讓學生精聽和泛聽結合,關注學生的感受,減少測試性練習,同時摒棄放音——做題——對答案的做法。在聽力培養中要激發興趣,滲透英語文化知識,注重技能和策略培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聽力中體驗運用技能策略,了解信息,欣賞語言的成功快樂,而不是以應試為目的,拋卻了聽力體驗中更具價值的東西:培養聽力過程中的信息篩選、記憶、聯想、推測、歸納、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調、語氣、背景等非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滿足人的發展中的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
5.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優勢,豐富教學手段,行之有效地運用網絡、電影、電視節目中的音畫,有效地把視與聽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聽的實踐。
6. 對學生在聽力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認真分析,不可簡單地批評,要提出建設性的解釋或解決方案,及時鼓勵學生,保護學生的聽力積極性。
7. 把聽力教學延伸至課堂外。鼓勵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中感知英語。聽英語歌、唱英語歌、收聽收看廣播電視英語節目、看原聲影院等,讓學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沉浸到英語的氛圍中去。
二、學生方面
1.認真學好英語音標,堅決過好音標關
音標是基礎,它直接決定著單詞讀音的準確與否。良好的語音基礎,對聽力水平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總是讀錯音的人怎能讓別人聽懂其發音?
2.閱讀應與聽力練習同時,同比重地進行
很多人為提高聽力把所有時間都集中在聽力材料的練習上。我肯定地說,這是個錯誤。只要你發音正確,你在閱讀時接觸到的詞,如果讓你在聽的時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聽懂。倘若你的聽力目標是想聽什么就能聽懂什么的話,閱讀起到的作用更是舉足輕重。同時,如果你連在閱讀中都無法讀懂的句子,你在聽力中能夠聽懂嗎?我想來個總結:詞匯量和語法是閱讀的關鍵,閱讀量的多少以及閱讀能力的好壞決定聽說能力的高低,而我們學習語言,又必須從聽說開始。
3.擴大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對提高英語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聽一篇介紹中國春節的文章比聽一篇介紹西方圣誕節的文章更易懂,問題就在于我們了解中國的春節,而很少了解西方文化。因此,除了對教材中出現的背景知識詳細了解外,有目的地閱讀有關英語國家人文、地理、風俗、傳記等方面的書籍,對提高聽力大有裨益。
4.專心聽懂一盒磁帶比囫圇吞棗地聽十盒磁帶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們記憶單詞平時是用眼看心記,雖然你是認識了這個單詞,但很可能你還是聽不懂這個單詞,聽力練習時是用耳朵對單詞的再熟悉。精聽了一盒磁帶你用耳朵記憶了這盒磁帶里所有的單詞和句子、發音、語調等等。泛聽十盒磁帶,你記不了多少東西的。
5.關注一下常用的單詞
外國人說話不是每一句都用你不懂的單詞說的。你聽不懂的往往就是最常用的,而且是你已經掌握了的單詞。只是它們在常速、連讀、略音下使你以為是生詞而已。相信大家已經深有體會了。哪些是常用的單詞?在聽力中譬如 have,go,you,where,when,him,them等等就是。
6.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練習聽力時要有充足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集中全部注意力。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提高聽力效率,加快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良好的聽力習慣對培養地道標準的英語也很重要。
總之 ,聽力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識作基礎,更需要量的積累。只有堅持不懈地做大量的聽力練習,結合聽、說、讀、寫,才能快速提高聽力理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