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北蛔u為“美國最好的教師”的萊福·艾斯奎斯也曾說過:“我希望孩子們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就首先要做什么樣的人?!眹烙诼杉海陨碜鲃t,為人師表,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它既是教師形成威信的必要條件,又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中學生年齡尚小,可塑性大,模仿性也很強。教師的思想、感情、言語、行動等,對學生有巨大的影響,處處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樹立榜樣去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感和心靈。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的“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同樣是巨大的??鬃釉f過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其中所蘊含的便是以上所說的道理。
首先,教師良好的性格與人品對塑造學生理想的人格是無形的力量。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教師的人格對于年幼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格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币话銇碚f,中學生仍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大多數學生都愿意和教師接近,愿意聽從教師的教導,愿意和教師交流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和教師交朋友,正因為這樣,教師道德風貌、思想情操,無不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染作用。要照亮學生,教師心中首先要充滿光明;要點燃學生,教師心中得有燎原之火。教師希望把自己的學生引向光明的人生道路,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和全心向往,就應該先具備這些品質,以自己作為榜樣去教育和影響學生。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形成教師榜樣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教師是一個品德高尚、治學嚴謹,有強烈的上進心、愛心的人,很自然地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樣。教師的誠實正直、坦蕩無私會使學生體驗到人類的心靈美,從而更加熱愛人生;教師心地的寬宏與胸懷的磊落,必定影響到學生健康心理的發育及高尚社會人格的形成;教師的堅定意志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會引導學生叩開科學的大門。反之,一個性格不佳的教師,常常會帶給學生以消極的影響。比如教師的性格是粗暴的,動輒瞪眼睛吹胡子地訓斥學生,那么久而久之,被訓斥的學生也會變得粗暴無禮。這樣的教師必定難以得到學生的尊敬,他的教育也必定是勞而無功的。同樣,一個斤斤計較,沒有集體觀念、紀律觀念的教師勢必會影響學生健康的心理,污染學生的心靈。因此,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情操,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性格日益完美,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起榜樣,才能塑造出學生好的性格。
其次,教師的儀容美、語言美有著不可估量的教育意義。中學生雖然也接觸家庭,接觸社會。但比較起來,更多的時間是接觸教師,因此在諸多因素中,教師的影響又是頭等重要的。人們常說的“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就充分說明了教師的儀表、語言、行動都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如果教師儀容不整,或者奇裝異服,或徒有其表,胸無點墨而又缺少高尚的道德情操,只刻意于外表的梳妝打扮,則不僅不能較好地對受教育者起到垂范、表率的作用,與教師的教書育人的目的宗旨大異,而且還有可能引起難以意料的逆向效果,直接偏離了我們真正的、主要的教育目標與育人宗旨。此外,教師還必須做到語言文明,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使用文雅、禮貌語言,“言之有禮”,做捍衛祖國語言純潔性的模范。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教師的語言都要文雅、和氣、謙讓、尊重他人,做到禮讓、和藹,多用“請”“謝謝”“您好”“對不起”等禮貌用語,不說粗話、臟話,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奚落性的語言批評學生。總之,只有教師自己先做到語言文明,才能要求學生語言文明,才能熏陶學生講究語言文明。
再次,教師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所起的潛移默化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教師的榜樣示范不能光靠泛泛地講道理,更重要的是靠身教。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言行一致,絕不能言行相悖,那種要求學生按時上課,自己則經常上課遲到;要求學生勤奮好學,自己則教無長進;要求學生文明禮貌,自己則經常以勢壓人,甚至粗話、臟話不斷;要求學生遵紀守法、講究公德,自己則“以教謀私”……這種一手在塑造,一手在破壞師表形象的做法,是應當鄙棄和堅決反對的?!凹翰徽?,不能正人”,教師必須注意在點滴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作表率,否則,將大大有損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其教育效果。比如有些教師對學校的“出入下車、節約用電、禁止亂扔廢棄物”等規章制度熟視無睹,認為這只是對學生而言,老師沒道理跟學生一樣,照樣我行我素,這樣勢必影響到教育的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切切實實做出表率,言傳身教。
最后,以身作則是教育、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是多樣化的,但歸根結底不外乎“言傳”與“身教”兩大方面。教師不僅要注意言教,更要重視身教,必須躬行實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孟子曾指出:“教者必以正。”如果自己“身不行道”,受教育的人就會提出非議:“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边@樣就難以溝通師生間的感情,也就難以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倡“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若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傾向。在這種前提下,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和文化知識的學習等方面的要求,就可以較容易地轉化為學生的自身需要,從而加強學生在學習和修養和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個條件,教師的表揚就能喚起學生歡愉的情感,并使其產生要學得好和做得更好的意愿;教師的批評就會使學生感到慚愧和內疚,從而喚起改正錯誤和提高自己的決心和毅力。在這點上,被譽為“美國最好的教師”萊福·艾斯奎斯就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每天工作12小時,除了完成官方課程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的考試分數遠遠高于學校的平均分之外,他還教十歲的學生學習高等數學,閱讀原版英文名著。他在課間教學生演奏吉他、打籃球和棒球。周末、假期也經常在教室里給學生補課。他的以身作則讓孩子們知道他真的很勤奮,感到自己也不得不努力。正因為這樣,在高中輟學率居高不下的洛杉磯,經萊?!ぐ箍菇踢^的學生大多數都讀完了高中,不少還進入了名牌大學。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生死存亡,總是和教育事業的榮枯興衰休戚相關的。有人贊譽教師的工作是陽光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反映了人們對教師工作的崇高評價和殷切希望。因此,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必須注意時刻提醒自己,在言行舉止、道德、情操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在這本大書的影響下,學會辨別是非,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