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詞匯學習興趣”是解決“英語詞匯學習”難題最佳途徑之一,實現人人學好英語的愿望。計算機老師和英語老師的成功合作已初見成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習興趣
學習外語最難的方面是單詞,許多初學者因記不住單詞而逐漸放棄學習外語。《高考英語詞匯循環記憶》主編易爾山老師指出,“我國中學生學習英語最發怵、最煩惱、最感困難的問題是記不住英語單詞。記了忘,忘了再記,周而復始,卻仍然難于達到長時記憶的目的。”《張思中外語教學法》主編張思中老師指出,“聽不懂、讀不會、講不出、考不好外語的首要原因是單詞記不住或詞匯量太少。因而,怎樣使學生迅速掌握大量單詞,并能靈活運用,是外語教學的主課題。”可見單詞的重要地位是無可爭議的。
雖然我們在詞匯教學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班上總有一部分同學對詞匯學習不感興趣,影響英語學習效果。解決這個難題是我們一直努力方向。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詞匯學習興趣”是解決此難題最佳途徑之一,實現人人學好英語的愿望。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給詞匯學習帶來了福音,把學生從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研究思路:英語老師與計算機老師共同開發英語“詞匯”教學軟件,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檢驗,不斷完善,最終向外推廣,使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自“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詞匯學習興趣”被兵團外語學會課題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立項后,要求課題組老師加大宣傳力度,克服困難(7.5事件后,網絡不通),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來啟動我們的課題研究。林成云、于長志老師率先在初一年級行動起來:
一、初見成效
1.選擇英語詞匯學習方案
林成云、于長志等老師一起探討利用計算機的一些游戲來提高學生的背單詞的興趣,并且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來提高詞匯的學習效率。調查發現,學生特別喜歡多媒體教學,也喜愛玩游戲,于長志老師選擇微機技術中學生感興趣程序和英語課程相結合,分工合作為學生設計一套英語詞匯的學習方案。由于網絡的限制,了解學生經常練習 “金山打字”,熟悉這個游戲的過程,也比較喜歡這個游戲,于是選定了詞匯與 “金山打字”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詞匯練習。
2.詞匯學習方案設置的確定
選擇好英語詞匯學習方案之后,林成云老師把打印好的七年級全冊英漢詞匯交給微機老師,然后讓于長志老師進行設置。經過于老師的設置,一套詞匯學習方案就確定了。
3.詞匯學習方案的實施結果
確定好詞匯學習方案之后,就開始實施。實驗班級是七年級的(1)(2)班,人數75人,考慮到不能耽誤學生的上課時間,也不能占用學生的課后活動時間,她們就選擇在早讀30分鐘,讓學生到機房進行操練。由于流感和腮腺炎的影響,先后停了幾天課,所以實施的過程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一定的效果:在微機老師的指引下,學生進入了游戲程序,先讓學生練習詞匯的打印。通過打印,讓詞匯在大腦中產生印象。同時,掌握學生的打印時間和打印的正確率,讓學生及時匯總。學生練習的詞匯可以反復進行,然后再進行課前檢測。通過一個早讀的練習,我們發現平時掌握詞匯好的學生王彩云、朱梓婷、李鵬程、葛豐雅、雷雪凡等同學雖然打印詞匯的正確率高,但在打印的速度上比較慢。而平時掌握詞匯困難的何道杰、王壯壯、張炯、李正濤、馬安然等同學不僅打印詞匯的正確率高,而且打印的速度上比掌握詞匯好的學生還要快,十幾分鐘就打印了三遍詞匯。在后來的上課中,何道杰、王壯壯、李正濤、馬安然、張炯等同學回答問題都表現得很積極,而且作業也能獨立完成。
初見成效之后,我們組織所有英語老師和微機老師到微機室現場參觀初一學生操作演示,使課題組老師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努力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為學校教學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進展順利
1.利用多媒體程序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的練習
為了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微機老師采用了金山打字程序進行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經過上學期的實踐,學生對利用多媒體進行詞匯練習反映比較好,但沒有得到充分的練習。2010年4-5月,我們利用早讀課在七年級(1)(2)班進行了多媒體動詞詞匯的練習。
第一月練習:
學生容易混淆的動詞形式,如動詞的原形、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我們總結了35個常用的動詞,交給微機于老師,通過于老師傳到金山打字上。同學們先練動詞原形,然后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最后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通過早讀20分鐘的練習,40個學生中有25個學生反復打練了三遍,6個同學打練了四遍,其余都在兩遍以上。
經過一個月的練習,同學們對動詞的不同形式的鞏固練習后,能分清不同的時態和不同動詞的形式。
第二個月練習,采用的是跳跳熊英語單詞連連看,帶漢語的卡片連接正確的帶英語的圖片。連接正確就得分,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這個環節比上個軟件充滿情趣,學生練習的興趣大大地被調動起來。
2.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練習
(1)在學習中利用多媒體圖片來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除了利用游戲程序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練習,我們還可以在學習中利用食物、動物、動作、表情、交通等圖片來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因為圖片具有直觀的優越性,給學生帶來很強的視覺效果。如:
通過課件制作把部分圖片遮擋起來,然后讓學生根據所露出的一角圖片進行猜詞匯。同學們在競猜對的和錯的詞匯中大大地擴展了所學習的詞匯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詞匯的樂趣。
(2)在學習中利用多媒體音頻文件來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音樂是大家都喜愛的,把音樂結合在英語教學中可以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愉悅的心情。尤其把音樂與英語詞匯結合起來會讓學生在學習詞匯中感到的不是枯燥而是輕松和愉悅。用圖片來記憶詞匯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如果有些詞匯再結合音頻不僅視覺上給以直觀的效果而且在聽覺上更加深了同學們對詞匯的更好理解和美好的感受。如:在學習動物詞匯時配播上老虎、獅子、海豚等動物的叫聲,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在學習表情詞匯sad、scared、happy等時,播放自己錄制的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同時更加體會了詞匯所表達出的深刻含義,可謂一舉兩得。
3.科學的檢測是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的有效保障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探究,大部分學生對記憶單詞有了一定的方法,從七年級一次只能記憶的一單元到現在八年級下冊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有50%的同學已經過完了一冊書的單詞。大部分學生一次能過100—200多個詞匯,也就是一冊書的一半,35%的同學一次每天能過50-100多個詞匯。當然還有小部分學生處于不穩定狀態,停留在一天也就背誦1 5-50詞匯之間。
為了鞏固所取得的成果,我們通常利用早讀課在電腦室練習,然后課前5分鐘進行單詞檢測。如何更好地進行檢測?我們也經歷過了幾個不成熟的歷程。第一學年,才開始一周我們把單詞全教讀完,然后一單元一單元的課前五分鐘默寫,結果不是很好,只有35%的學生能跟著走。其他同學不能對詞匯充分理解而且不能堅持跟著默寫,感覺比較吃力。這種方法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只能面對能力強的學生,結果打擊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我們讓每組抽一個學生單獨站在前面背課文和對話,兩周每組學生可以輪完一輪,然后背第二篇。最后,學生在課前三分鐘能一次連背誦7篇英語短文,但是詞匯的默寫卻一周一次。后來在學生的考試中發現,寫上還是有弱點,關鍵是詞匯還不是很牢固。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開始一周我們把單詞全冊教讀完,在檢測詞匯上以每頁面上的小單行來進行。一冊書共計16小單行,準備兩個聽寫本子就夠了。
第一輪,讓學生根據老師讀的英標來寫單詞。時間大約三周半就聽寫完一冊書。雖然聽寫的正確率不高,但有利第二輪更好地根據音來速記單詞。
第二輪,我們只聽寫小單行的一半,大約就是15個單詞左右,需要32個課時聽寫完。降低數量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單詞,少而精,85%以上的學生都能跟著把詞匯熟記了,時間大約用了5周。結果證明學生的正確率達到85%以上。這次是只讀漢語讓學生寫出英語單詞。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對英語詞匯漢語意思與讀音有效結合的理解。
第三輪,換第二個聽寫本,一個是讓學生有個新起點的新鮮感。這次是默寫每頁的小單行,共計16行,要求同學們提前抄好每小行的漢語,每次還是利用早讀課在電腦室練習,課前5分鐘單詞檢測。89%的同學單元單詞能達標,而其中65%的同學能達到優秀,6%的同學每單元單詞能達到記憶20-30個,5%的同學每單元單詞能達到記憶10-15個,而且能夠每天堅持記憶,時間大約要二周完成,效果不錯。而這一輪,我們已經在鼓動能力強的學生連默寫50—100詞匯,學生之間也互相比了起來,其中有55%學生都能達到。
第四輪,時間已經過了第12周,也就是在這一輪,我們要求學生默寫50-100詞匯,而此時能力強的學生已經可以默寫100-200個詞匯量了,時間上大約一周。可見,科學的檢測是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的有效保障。接下來的兩個月,我們將利用多媒體進行短文的練習,在背誦英語短文的同時反復默寫單詞。
經過近兩年的研究,課題組老師認識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詞匯學習興趣”課題研究意義重大,并正在使廣大師生受益。我們堅信,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成果將不斷涌現,為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