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校工會要在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把工會工作主動融入到學校的大局當中去,履行好工會的四項職能,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增強職工的凝聚力,提高職工的勞動生產積極性,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造最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會工作水平
(一)重視理論研究,建設學習型工會
在全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和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校工會要重視工會干部理論水平提高,加強工會干部政治學習和理論研究,針對工會工作面臨的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理論探索,為學校工會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效條件。
(二)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建設
要根據學校調整和人員流動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校工會的組織調整,確保校工會組織及時履行職責。在校工會領導下,積極組建工會小組,落實有責任感和工作能力的老師抓好工會小組工作。
(三)健全工會制度,加強工作規范
校工會要完善《工會制度匯編》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章辦事,加強管理,服務教職工。校工會工作要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適時召開會議,及時互通情況,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二、完善健全參與機制,發揮教職工的主人翁作用
(一)推進校務公開,落實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按照“黨委統一領導,行政為主負責,紀委和工會協調監督,業務部門各負其責,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校務公開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黨委是第一責任人,行政是第一執行人,工會是重要的推動促進者”的要求,建立校務公開欄,推進校務公開,落實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健全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和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領導機構,進一步健全校務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教代會、民主懇談會、校園網、校園媒體等載體的作用。
(二)強化教代會的職能,確保教職工的民主權益
進一步加強教代會作為基層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設。進一步明確和定位教代會的職責,充分發揮教代會代表的民主參與作用。學校的發展前景、重要制度改革和制定、人事安排、學校分配制度及分配方案、職稱評定、科研經費等群眾所關心的事項,都要在教代會上討論通過。讓廣大教職工廣泛參與、當家作主,推動落實職工的各項民主權益。
(三)規范民主管理懇談會和座談會制度
進一步加強民主管理懇談會和各類座談會制度建設。校工會要圍繞學校建設及涉及廣大教職工民生的熱點、難點等方面的問題與教職工代表進行交流溝通。此外校工會還要組織青年教師座談會、教師代表座談會等不同群體對象參加的各類座談會,從不同的側面就學校發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職工關心的問題等聽取意見和建議,就不同群體所關心的特定問題進行解答、通報情況、商討大計,使廣大教職工更多地了解學校改革和發展的進程,增強了學校教職工參與學校建設的熱情和信心。
三、創新師德建設方式,引領教職工建功立業在講臺
(一)抓載體頌師德,發掘身邊師德榜樣
校工會要在學校大力倡導“以德立業、行為示范、精于教書、勤于育人、嚴于律己”的崇高師德,弘揚“一生為教”的敬業精神,積極開展群眾性的自我教育、師德自律活動,不斷提高教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學校教師的師德修養和塑造教書育人的良好風范。
(二)履行工會教育職能大力推進廉潔教育進校園
校工會要在教職工中推進廉潔教育,把廉潔教育作為學校建立健全懲治、預防腐敗體系和加強師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加強源頭治理的重要舉措。把廉潔教育有機地融入工會開展的師德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中,把重點放在廉潔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上,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把廉潔教育融入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樹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良好風氣,樹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規范辦事、廉潔自律的觀念,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商業賄賂、學術造假等現象,樹立“廉潔自律、潔身自好”的行為規范和職業精神,把廉潔教育進校園落到實處。
(三)把青年教師的師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校工會要把抓好青年教師入教入會教育作為開展師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會同人事處對新進青年教師舉行新任教師崗前宣誓儀式。組織他們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引導他們恪守學校的師德規范,為他們上好“如何為人、為師、為學”的第一課,為他們從業從教引好路,導好航。
四、積極推動“實事工程”,把民生落在實處
(一)努力解決教職工子女入學問題
校工會要把解決“教職工子女的入托、入學后顧之憂”列為立即辦理的“實事工程”。 建立與各級教育局的溝通協商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難的問題,解決教職工的后顧之憂。
(二)開出“個性化體檢菜單”
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對象,把教職工體檢變為“個性化體檢菜單”,使教職工可根據自身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體檢項目,讓個性化體檢符合教職工的實際需求,真正把實事做成教職工歡迎的好事。
五、滿足教職工發展需求,解除教職工后顧之憂
校工會要始終把送幫扶、獻愛心,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把黨的溫暖帶給群眾,做到生活上知冷知暖,精神上知心知情。
(一)堅持開展幫困送溫暖活動
在全校教職工中,建立教職工互助幫困基金,為幫困送溫暖工作順利開展打好基礎。制定《互助幫困基金章程》及《實施細則》深入開展幫困補助工作。在元旦和春節、教師節和國慶節兩次集中幫困補助以及平時困難職工應急補助的方式為教職工送溫暖,送去學校和黨組織的關愛。
(二)認真做好教職工休息休養療養工作
校工會要積極研討在新形勢下開展工作的新思路,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注重依法規范運作方式、保護教職工權益,制定防范風險預案,為休息休養療養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公正合理化探索新途徑。
(三)關心教職工健康,倡導科學生活方式
校工會要關注教職工身體健康,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舉辦健康講座,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展教職工歡迎的有益于健康的系列活動。舉行法律咨詢專場活動,邀請法學專家就婦女和老年人保護、消費者權益、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勞動關系、房產等日常生活領域的法律問題進行宣傳普及和解答。組織好每年的“三八”節外出春游活動和教職工療養活動。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促進教職工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一)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校工會要堅持“月月有活動,季季有賽事”,開展廣泛、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在全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職工育競賽和活動,如舉辦青年教職工足球賽、乒乓球友誼賽、羽毛球邀請賽、籃球賽、象棋比賽、登山比賽、教職工廣播操比賽、運球接力比賽等體育競賽,有效地推動學校教職工的體育健身活動。
(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校工會要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大力開展適合教職工特點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可在慶祝建黨節時,組織“永遠跟黨走”全校教職工合唱比賽,頌揚學校建校多年來取得的建設、發展的成果,激發廣大教職工愛黨愛國、愛校情懷,豐富校園文化,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中國二十一世紀發展優秀文庫,2002.
[2]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教工,2011(3).
[3]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報刊社.中國教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