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國語諺語是韓國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韓國語諺語的恰當使用不僅可以豐富詞匯,提高語言文字水平,還可以從中領悟到不少的人生哲理。因此,對韓國語諺語進行研究分析,搞好韓國語諺語的教學,在韓國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韓國語諺語 特點 教學方法
熟悉韓國語的人都知道,韓國語諺語是大韓民族語言的珠璣,美妙絕倫。韓國語諺語是大韓民族在漫長生活歷練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集中反映了大韓民族的情感、智慧、傳統、風俗、價值趨向乃至人生哲學。其特點是生動、簡練、形象、約定俗成,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可以說是大韓民族文化的積淀。因此,韓國語諺語是韓國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通曉地道韓國語的途徑之一。同時,韓國語諺語也是韓國語水平能力考試中重點考察的內容。所以,韓國語諺語的教學不容忽視。
那么,如何搞好韓國語諺語教學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握韓國語諺語的特點
通過學習研究發現,韓國語諺語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韓國語諺語的表現形式及意義
1.韓國語諺語的表現形式具有固定性
韓國語諺語有其約定俗稱成的語言表達形式。例如,韓國語諺語 “腹大如南山”,不能說成是“腹大如北漢山”。如果改變了其中的某一詞匯,就打破了其固有的表現形式。再如, 諺語“金剛山食后景”,表示再好的景色也得吃飽飯后觀看才能有興致,不能說成“雪岳山食后景”。再如“去漢江洗澡”,意即舍近求遠的意思,不能把它說成去“洛東江洗澡”,因為是從古代沿用至今,有了結構上的固定性,不能隨意改變其中的某一成分,也不能隨意增減內部結構的字數和結構模式。
2.意義上的延伸性
有些韓國語諺語,乍一從字面上看,不是很容易就能讓人領會其意義。而是必須仔細揣摩才能體會到其真正的含義。例如,“啤酒瓶”,意指一個人不會游泳的意思,相當于漢語的“旱鴨子”?!昂攘撕北硎旧毣蚩荚囀。翱臼斓捏π芬惨淹日聛碓俪詥帷北扔魅f事都要小心謹慎,謹小慎微。再如,“膽子大”意為,滿不在乎,韓語的“肚子疼”,意為嫉妒的意思,從字面上很難看出是什么意思。
(二)韓國語諺語的內容特點
1.用詞上具有濃烈的民族色彩
它往往反映出使用這種語言的民族的生活習俗與歷史,反映出市井民情與文化風貌,含有豐富的內涵。如諺語“老牛力大也稱不了王”,意思為“有勇無謀也成不了大事兒”。韓國是從農耕社會發展而來,對牛的感情特別濃厚,因此這種民族情節直接反映在俗語中。又如“畫中的糕”,比喻不中用。糕是韓國人常見食物。再如,“今日忠清道,明日慶尚道”, 比喻顛沛流離,“慶州的石頭就都是玉石嗎”表示不能用出身輩分來評價一個人。這句諺語都是直接用韓國的地名來體現語意。因此,韓國語諺語所表現出來的內涵是體現韓國人生活和文化習俗的重要來源。
2.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韓國語中“積塵土成泰山”,相當于漢語的“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告訴人們如何發揚勤儉節約的作風,善于積累和儲蓄,即使用微不足道的塵土天長日久也能把它積累成山的道理?!扒嗤芟氩黄鹱约涸浭球蝌健北扔魍洰斈曦毟F的日子,自我感覺良好。又如“偷針的小偷,偷牛的賊”等教育人們要從小養成好習慣,防微杜漸。
3.語言生動形象
韓國語諺語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情感色彩鮮明,把意思表達得淋漓酣暢,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是韓國語言的精髓。
例如,形容要把話講清楚時,可用諺語“話不說不明,肉不嚼不香”;要表達“美景如畫亦不能當飯吃”時,可用“金剛山食后景”。再如,說一個人辦事沒數,可用“拉琴的丟唱本,沒譜了”。形容一個人嘮嘮叨叨,可以說他像“吃了麻雀蛋”。這些表達形象活潑,淺顯易懂,饒有風趣,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增強語言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
(三)借助多種修辭手法,增強感染力
如擬人、比喻、夸張、對比等。例如,擬人化的諺語“沒腳的話傳千里”“越熟的稻子越低頭”。比喻法的諺語“肝像豆子一樣大”(比喻膽小的人)。對仗法的諺語“去的話漂亮來的話才漂亮”。夸張手法的諺語“兩個人一起吃,其中一個死了都不知道”(夸張太好吃)“肚臍眼比肚子大”。 對仗法的諺語“ 能知十丈水深,卻不知一丈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
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看出,韓國語諺語包含了多種修辭手法。通過這些修辭手法,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表現效果。所以在教學中,也要讓學生理解認識到這一藝術特點。
二、韓語諺語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詳細介紹背景知識
韓國語中很多諺語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有的來自寓言故事,有的來自歷史典故。要想讓學生正確認識、理解、應用,就應該先讓學生了解這些諺語產生的背景知識。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了解了其獨特的民族性,才可以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這些諺語。因此,在諺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急于馬上解釋語義,而應先給學生講解諺語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典故由來。在此前提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推測語義。如果不介紹諺語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就很難認知和掌握這些諺語。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利用介紹文化背景知識法教學,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力,使學生正確理解諺語,在語言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諺語教學,使學生加深對韓國文化的了解。
(二)利用情景會話教學
諺語不是孤立的,把其實際意義放入情景會話交流中,才能顯示出諺語的生命力和交際功能,也能使學生較容易地接受與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創設更多的與諺語意義相適應的情景,把諺語放在情景下進行教學,使諺語活起來,才能有助學生接受、理解和記憶。例如,韓國語的“像籠里的豆芽”, 相對于漢語的“人山人?!?。我們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對話場景,即“A:國慶長假期間外出旅游了嗎?B:去了,到處像籠里的豆芽,擠死了?!边@種具有場景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再如,韓國語的“針去哪兒線去哪兒”,相對于漢語的“形影不離”,教師可以通過班里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同學的例子,來設置對話場景。例如,“A:今天有時間嗎?B:干啥?A:想一起去逛街。B:沒問題,針去哪兒線去哪(沒問題,我跟你肯定形影不離)?!鼻榫敖虒W不僅可以不失時機地靈活運用所學的諺語,使我們要表達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也能活躍課堂氣氛。
(三)聯系上下文理解語義
在教學中應該把諺語放在具體的上下文中。即教師在講解某一諺語前,先出示一段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當學生看到未曾學過的諺語時會感到困惑,這時教師應當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的上下文,通過猜測、聯想、想象等方法讓學生分析諺語在文中的意思,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當然利用這一方法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仔細領會上下文的含義,分析理解諺語意義。最后,教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方法既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避免學生因沒有具體內容而感到學習諺語的枯燥感。
(四)中韓對照加深印象
中韓兩國的文化既有差異,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些相似性也必然反映到語言中來。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中韓諺語對比法,尋找意義相同或相似的諺語,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漢語中的“甕中之鱉”和韓語中的“甕中之鼠”;韓語中的“一石兩鳥”和漢語中的“一箭雙雕”;韓國語中“群雞一鶴”和漢語中的“鶴立雞群”等都屬于這類的諺語,非常相似。這類韓國語諺語俗語就可以通過韓國語和漢語的對比法,直接進行對譯。
(五)利用韓語的諺語激勵學習熱情
在韓國語諺語的教學中,加入一些勤奮好學方面的諺語,在學習諺語的同時,既能讓學生學習韓語諺語,又能起到教育學生,激發學生學習韓語諺語的熱情,可以發揮一舉兩得的作用。
例如: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52395; #49713;#50640; #48176;#48512;#47476;#45264;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54840;#48120;#47196; #47561;#51012; #44152;#44032;#47000;#44256; #47561;#45716;#45796;
窮山溝里出狀元(茅屋出圣賢)
#44060;#52380;#50640;#49436; #50857;#45212;#45796;
三日不讀嘴生荊
#54616;#47336;#44544; #50504; #51069;#51004;#47732; #51077; #44032;#49884;#45208;#45768;#46972;
水滴石穿
#45209;#49707;#51012;#51060; #46028; #46763;#45716;#45796;
鐵棒磨成針
#44048;#47785;#50640; #49901;#45380;#51060; #51080;#51004;#47732; #48148;#45580;#47196; #54028;#47785;#54620;#45796;
功夫不負有心人
#44277;#46304; #53457;#51060; #47924;#45320;#51648;#47028;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53360;#48169;#52629;#46020; #44060;#48120;#44396;#47693;#51004;#47196; #54036;#45212;#45796;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53097;#44536;#47336; #53097;#45208;#44256; #54036; #44536;#47336; #54036;#45212;#45796;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2488;#45380; #44256;#49373;#51008; #51008; #51452;#44256; #47803; #49328;#45796;
苦盡甘來
#44256;#49373; #45149;#50640; #45209;#51060; #50728;#45796;
一寸光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月。
#49884;#44036;#51008; #44552;#44284; #44057;#51004;#45208; #44552;#51004;#47196; #49884;#44036;#51012; #49324;#44592;#45716; #50612;#47157;#45796;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
#49464;#49345;#50640; #47803;#54624; #51068;#51060;#46972;#44256;#45716; #50630;#45796;. #46907;#51012; #44032;#51648;#44256; #54616;#47732; #46108;#45796;
趁熱打鐵
#49632;#45716; #45804;#50520;#51012; #46412; #46160;#46308;#44200;#50556; #54620;#45796;
時光瞬逝
#49884;#44036;#51008; #44036;#45796;.
像狗一樣學習,像丞相一樣玩
#44060;#44057;#51060; #44277;#48512;#54644;#49436; #51221;#49849;#44057;#51060; #45440;#51088;.
三、結論
總之,韓國語諺語作為韓國語和韓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社會學,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它所承載的內容都很豐富,能充分折射出韓國文化的精彩一面。韓語諺語的恰當使用不僅可以豐富語言,提高語言文字水準,還可以從中領悟到不少的人生哲理。因此,對韓國語諺語進行研究分析,進而搞好韓國語諺語的教學,使學生準確掌握這些諺語,對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韓國語和韓國文化,激發學生學習韓國語的熱情和興趣,全面提高韓國語水平,定會起到良好的促進和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姜信道.韓中諺語慣用語詞典[M].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05.
[2]陳艷平(韓),金銀善(韓),李玉姬. 韓國語實用慣用語寶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3]李成道,高紅姬.韓國語諺語100條[M].民族出版社,2008.
[4]李基文.俗語詞典:修改版[M].一朝閣,1991.
作者簡介:汪宗美(1962-),女,山東英才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