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有大的影響,本文從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論出發,論述了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途徑,并指出了學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對其學習效果的影響,希望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能給培養學生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自我效能 學習效果 學生
一、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論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論是其社會學習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基礎是三元交互決定論——探討環境、行為以及表現為思維、認知、自我評價等的人的主體因素之間的交互決策關系:其核心概念是自我效能感,它不僅與一個人擁有的知識技能相聯系,而且與一個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知識技能相聯系。自我效能理論在調解控制行為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從而使關于人類行為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二、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途徑
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除了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外,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形成:
1. 實踐的成敗經驗
實踐的成敗經驗即個體對自己在實際學習活動中所取得的學習成就水平的感知,是個體獲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種最基本的途徑。新的成敗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往往取決于先已形成的效能感的性質和強度。若個體通過多次的成功經驗建立起強烈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偶爾經歷失敗則不會對其效能感產生多大的影響。因此,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實踐的成敗經驗是個體賴以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最可靠的基礎。
2. 言語勸導
即接受別人認為自己具有執行某一任務的能力的語言鼓勵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言語勸導信息的效能價值取決于它是否符合實際。現實化的言語勸導能夠調動個體的積極性,激發個體的動機水平。而不切實際的言語勸導很難在活動中得到實現,因而不僅使勸導者失去威信,而且反過來會進一步挫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用言語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3. 替代性經驗
當個體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與自己相似的別人在活動中取得了成功,能使個體相信,當自己處于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從而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與直接經驗相比,替代經驗的效能信息對個體效能自我判斷的影響要小,但它能夠對個體的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成功的替代經驗能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激發其動機,而且為他提供了更有效的行為策略而獲得成功。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樹立示范榜樣,利用榜樣的成功事例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要注意榜樣與學生要有較多的一致性。
三、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其學習效果的影響
1. 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習策略的有效運用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是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元認知知識。它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技能的使用以及對整個學習活動的監控與調節,從而對學習成績產生重要影響。能否有效使用相應的學習策略已成為區分是否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因而最重要的應讓學生感受到策略對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并教給學生積極主動地激勵自己學習動機的策略。但事實表明,有些學生既掌握了有效學習的策略、方法,也知道運用這些策略方法將會提高學習成績,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仍不一定使用這些策略和方法。原因在于學生缺乏運用這些策略和方法的自我效能感。
2. 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
學習活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在此系統中存在著許多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因素。如學習風格、學習策略、情緒狀態、學習任務、動機水平、學習時間、教師、同學、父母、社會文化背景等。任何學習活動都是在以上諸因素的交互作用與共同影響下產生、進行、完成的。其進行和完成的效率高低,效果好壞直接取決于這些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協調發揮積極作用,從而使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取得最佳學習效果。自我監控能力是高效學習者最重要的學習能力之一。其運用和發展有賴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自我效能感是學生自我監控水平的重要內部制約因素。
3. 自我效能感能影響學習目標的設定
善于確定學習目標是高效學習者的重要學習能力。無論是學習策略的運用還是學習的自我監控都要涉及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目標對學習活動具激勵、導向、調控作用。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會使學習活動按預定目標前進。從而有利于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隨時可得到反饋調節的可控系統,而其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扮演著“調節器”的作用。
四、結語
學生良好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成就水平,它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提高其學業成就。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人才的自信心是首要的,而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將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老師應好好把握,認真作好學生的引導人,真正使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知識能力的運用達到完美的結合。
【參考文獻】
[1]班杜拉. 繆小春等譯.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俞志芳. 自我效能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J]. 常熟高專學報,2001(11):47.
[3]高申春. 自我效能理論評述[J].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0(1):60-64.
[4]李洪玉,何一粟. 學習動力[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09.
[5]史獻平,陶春蘭. 后進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J]. 現代教育論叢,199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