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教學應突破傳統知識教育束縛,重新構筑新的教學理念;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教學模式;突破“粉筆加黑板”的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突破試題答案的單一性,探索開放型試題,培養創新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 教學策略 突破
新課改大潮滾滾涌來,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新課改“為著每一個學生發展、終身發展,為著促進每位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發展”,成為我們所追求的新的教學核心理念。為貫徹新課改精神,培養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思想政治課教學應突破傳統知識教育的束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新構筑全新的教學理念。
一、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傳統教學中,廣大政治課教師以傳授課本知識為重任,把政治課學習局限在課堂之內。教師要敢于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中考強調不拘泥于教學大綱,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滿足于課本知識的橫耕豎犁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于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
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們應指導學生多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并作好摘記;開展一些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過程中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雙向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思想政治課要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他們只是一個被動的受體,這樣的方法不但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而且助長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阻礙了學生的素質的提高。
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在努力探索師生互動,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把“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和對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上。培養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啟發、引導學生善于把不同知識重新組合解決問題,善于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等。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運用錄音、錄像、幻燈片等多媒體直觀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教學更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加。
三、突破“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思想政治課的基本理論比較抽象,又枯燥乏味。單靠教師的說教,學生會聽得索然無味甚至根本不聽。多媒體能把文字、圖象、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理論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例如講初一政治中生活處處有情趣時,可用電教媒體展示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江山如此多嬌,從而使學生明白要體驗生活的美好,要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拓寬視野,減輕了學生負擔。
四、突破試題答案的單一性,探索開放型試題,培養創新能力
政治是開卷考試,開放型試題一般以某個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在答題要求和答題設計上增加了多樣性和靈活性,以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樹立“一種意識”,即促進教學開放的意識,從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徑,讓學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轉變為要求學生積極置疑,大膽想象,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關注問題的結論,又注重解決問題的途徑和過程;二是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網絡,從而把握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三是通過情境模擬、現實模擬等方法,構筑學生的綜合思維模型,樹立多學科、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
開放型試題要求政治教師進行開放型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溫伯格所說:“很重要的一個素質是‘進攻性’,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進攻性,而是對自然的進攻性,不要安于書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嘗試一下,發現有什么與書本不同的東西。”這就是說,要鼓勵和指導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對學生獨樹一幟、獨創一說的想法和做法,要給予肯定與支持。
新課改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路漫漫其修遠兮”。但無論有多少疑惑和猶豫,新課改對我們教師是一場新的學習教育理念,新的師生定位,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如何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改理念,讓教學真正著眼于長遠發展,真正走進學生心靈,這需要我們教師以智者和勇者的氣魄及膽量邁出改革和實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