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叛逆心理是指人們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是該年齡階段青少年的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無私而偉大的愛,不因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不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更不因貧富的不同而不同,有了這種愛,世界將變得更加和諧,更加溫暖。
【關鍵詞】青春期 學生 叛逆心理 研究
記得我前年所帶的是高二的學生,高二的學生不好管,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今天我不是要談什么經驗,現就“正確對待青春期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這個主題及結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實踐,針對我班的學生實際及對學生轉化工作,淺談自己做班主任工作中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愛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一方沃土。我把我教的班級,看做是一個大家庭。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要想家庭興旺,必須大家努力。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大家創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互助、勤學上進,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
在這里我只想感謝一些人,感謝他們幫助我一起走過了艱難時期,感謝他們和我一起讓高二(13)班很快的進步。他們就是高二(13)班的全體老師和我可愛的孩子們以及所有關愛高二(13)班的領導。尤其是德育處王榮春主任、年級主任房玉進、楊建剛團委書記、王清軍老師等和家長朋友們。在這里讓我代表我們高二(13)班向大家道一聲謝謝!如果說這近一多年以來,我做了些什么的話,那就是我們高二(13)班,由高一剛開學時的學習生活衛生等習慣差,集中調皮孩子多,一進校就聚集了各方調皮孩子——有“十大金剛”的說法,德育處王榮春主任專門組織開會,會前讓我好好了解情況,會上建議各處室人員、包括他自己與這些孩子結對子。通過大家的幫助及我們的不懈努力,一路走來,現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心態都非常好。先后獲得過冬季長跑團體獎、運動會方隊表揚、團體操比賽第二名、優秀班集體稱號、歌詠比賽最佳組織獎、課間操跑步三等獎、衛生示范班、衛生達標班、張文哲獲年級演講比賽三等獎等殊榮,并獲得了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如果說這近一多年以來,我還做了些什么的話,那么值得我驕傲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基本上成為孩子們的大朋友,我們的溝通比較多。所以我也只能在這方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現在我們各個平行班可能都差不多,優生少后位生多,問題學生特別突出,危險學生總有那么幾個,他們經常違反校紀班規。針對這些情況,我確定了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即全力控制學生惡性分化,抓學生偏科問題,投入真情轉化問題學生,杜絕班上出現危險學生。我最崇尚的教育理念是:借情寓理轉化學生,可謂真情一片鑄師魂,愛心鋪就育人路。我的原則是:班內事情自己處理,我做班主任一般從喚醒、感化、轉化等方面開展工作。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主要是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只有從思想上加強教育,促使其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才能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
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從而走向極端。這在楊女士的小孩身上就得到體現。據楊女士說,她和丈夫忙了一天后回到家,身心疲憊,與兒子很少交流,而對兒子的一些行為看不慣時,便會忍不住予以責罵,使兒子的對抗情緒逐步升級,從沉默寡言到明顯對抗。
處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對教育者有明顯的“反控制”“對抗”心理。老師、父母越惱火,他們越反感,以至于將叛逆性格發展至極端。近年來社會上多發的青少年“逆反期”殺親案(如徐力殺母案)、出走現象、自殺事件、沉溺網吧那些虛幻恐怖的環境等無不說明,如果在這一特定時期疏導失當,將會導致多少心理扭曲,將會發生多么慘痛的后果。
我的做法是,用真誠的師愛喚醒學生。我教育學生是先說情再育人,即我一接班,我就先想辦法和他們搞好師生關系,與孩子們交朋友,用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讓他們真正感到我的真誠,真正感到我是為他們好,我教育他們那是很在乎他們,是關心他們,不聽話當然有批評,我是他們成長的引路人,聽我的話只有好處,做事要講求良心,尊重他人是美德,要學會感恩,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我的觀點。對于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我不是一味的訓斥和挖苦,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在情與理方面多作疏導工作。即便我偶爾火氣很大,也盡量壓住自己,提醒自己耐心點。避免與過于叛逆的學生發生摩擦,以免自己的絕招難以施展。所以接班至今,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一句,我班的任何一個學生不記恨我!
總之,叛逆心理對中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正確對待孩子的叛逆心理,不要因此就給孩子判了刑定了不可原諒的罪。尊重和信任孩子。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尊重和信任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平視他們的叛逆行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教師作為特殊職業者,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學生靈魂的塑造者,也是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教師擔負著這么多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是孩子人生歷程中的良師益友,尤其是健康的心理教育,它無疑就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每一步都由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牽引,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和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