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在閱讀能力的培養方面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探求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 語文 閱讀 能力 培養
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一模式依然存在。不少教師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學,其結果是耗時長、效果差。因此,要培養面向新世紀的創新人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在初中階段尤為重要。
一、閱讀訓練的起點放在預習上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好的預習就是閱讀教學成功的一半。預習是自覺運用學過的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面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愿望,在這種內動力的驅動下,主動地去研讀課文。在預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的知識,就會竭力地運用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勾連和融會就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一則有利于對舊知識的回顧和復習,乃至運用;二則有利于培養自覺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要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和能力。
指導預習的方法有:
(一)根據課文教學目的引導預習。引導學生透過對具體描寫的場面與概括敘述的句、段的研讀,使學生領悟到點面結合的寫法及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藝術魅力。這樣引導預習,不但有效地培養了閱讀能力,且對提高寫作水平也有很大幫助。
(二)緊扣文后的“研讀與練習”布置預習。文后的“研讀與練習”對文章的重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大都做了規定。學生依之預習,就有了獨立思考、探索新知、解決問題的機會。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激發了學習興趣,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讓學生依“預習提示”自讀課文。現教材每單元每篇課文前都設單元提示和預習提示,這對學生預習閱讀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總之,教師只要緊緊把住“預習”這個環節,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提高學生閱讀中的遷移能力
遷移,是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已有知識結構的概括水平決定了問題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說,概括的知識結構為新的問題的嵌入提供了一個框架,所以,對已有經驗的概括水平不同,其遷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遷移過程較壓縮,遷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遷移較迂回,遷移速度也就較慢,這一理論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主要表現為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概括和對生活經驗的總結,進而達到獨立寫作的遷移,不斷用原有知識解決新課題的遷移,等等。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精讀課與自讀課相結合
新的課程教材,打破原有模式,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相互銜接的階段,按培養目標為線索組織單元。將一定的智能按一定的體系分解到各個單元中去,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主題,同時通過精讀、自讀課型落實該體系中的一到幾個問題。每一個單元都不是孤立的,單元內的課文都為完成單元的教學目標來設定,在能力形成中具體分工,而且分工不同。精讀課要求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并進行閱讀訓練,而自讀課文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獨立鉆研課文,理解課文;精讀課選準突破點,而自讀課則是在點上深挖。精讀是為教會學生學會自讀,因此,精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與精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
自讀既是精讀的基礎,又是精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教師通過精讀,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范和講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從而促使教師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以促進精讀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讀和精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實踐證明,自讀與精讀的有機結合,是提高課堂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
四、鼓勵學生設疑、解疑
“質疑法”是培養智能,提高閱讀能力的極好方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開始時,教師設問題,讓學生在自讀課文中找出答案,再通過師生共同探討,解答問題。隨后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提出疑問,找同桌學生互相設疑、解答,檢驗閱讀效率。也可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將疑點設計成練習來研討。設疑、解疑的方式靈活多變,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很感興趣,能主動深入鉆研,對文章內容能全面掌握。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起到觸發思維的作用。
五、拓寬知識面,擴大閱讀面
閱讀時,滲透文意,有時不是精讀原文所能辦到的,還需要了解寫作背景、作者身世、寫作意圖等。這就要求學生有豐富的知識。教者在課堂上結合課文介紹作家作品時,力求全面深透,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且對同一作家或同一年代作品的理解也大有裨益。此外,教師要組織課外閱讀,經常向學生推薦新作名篇及報紙雜志上一些反映時代氣息、奮發向上、文情并茂、富有哲理的好文章。讓學生拓寬視野,積累知識,感受新氣息,廣泛閱讀更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總之,若能每天把學生帶進閱讀的殿堂,閱讀名言,接受心靈的洗禮……那該是何等愜意的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能讓學生終生受益,也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是語文教師職業道德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