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應用語言的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 閱讀習慣 閱讀技巧 解題方法
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獲得信息的一種手段,也是英語學習者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基于某種目的、不斷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對讀物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擇和推理的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詞匯和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
“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中學教學大綱規定的英語教學的目的和手段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應用語言的能力。所以英語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在近幾年的各類英語試題中,閱讀理解題占50%-60%,而且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這就要求閱讀者必須有一定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想達到這個標準,必須形成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進一步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合理確定教學起點,激發學生感知文章的興趣和好奇心
合理而有創意的導入能使閱讀教學擺脫單調枯燥,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進入閱讀情景中。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適時地制造“熱點”,為文章話題的展開推“入口”,制造出教學的“興奮點”。教師還可通過提問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生帶著問題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快樂,真正的讓他們認識到閱讀并非是空洞乏味的,而是一種既可增加知識、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動。真正做到“為學所樂”,提高閱讀效率,更好更快的獲取信息。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必然會提高同學們閱讀理解的質量,對英語學習會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
有效的閱讀與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分不開的。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時,只有腦力活動,沒有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只有翻動書頁發出的聲音,沒有其他任何聲音。而閱讀能力弱的人,可能存在以下不良習慣,必須加以糾正。
1. 不要逐字邊指邊讀
有些學生閱讀時,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或筆邊指邊讀。這種方法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行上,而非文章的內容上。
2. 不要邊看邊讀出聲
有的同學在閱讀時邊看邊讀,口中念念有詞。事實證明,聲讀不如默讀快,也不利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 不要逐詞閱讀
有些閱讀者閱讀時一個詞一個詞的讀,這也會降低閱讀速度。按意群閱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它要求把所讀的句子盡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目光要盡可能地少停頓。閱讀時將文章分成較大意義的意群,既能加快速度,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讀物的內容上,理解水平就能進一步提高。
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
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狀態時,就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使閱讀理解大打折扣。因此,閱讀時應盡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才能思想集中,特別是遇到生詞或遇到疑難句子時,一定要從容不迫,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仔細閱讀,認真分析,才能對文章深刻理解。
目前,不論中考還是高考,閱讀考項一般有五篇文章,而且兩篇較長,有些學生看完兩三篇文章后,缺乏信心,心情急躁,就有堅持不下去的感覺。此時若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質量
一般來說,文章的前三句就是該短文的主題句,主題句提供了全短文的內容和渉及的范圍。讓讀者能夠了解到文章的大致內容,這有助于對后面具體內容的正確理解。
每段的首句又是該段的主題句。讀懂每段的首句有助于掌握本段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迅速把握全段大意,更重要的是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可以對一段話進行縮讀、略讀和掃讀。
末尾句不僅能起到總結本段甚至本文的作用,還暗示出作者的某些態度,結尾往往是為許多問題提供答案的重要地方。
五、跨越生詞障礙,學會猜測詞義
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會遇到一些生詞。影響閱讀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要跨越生詞障礙,就要通過猜測詞義來解決。猜測是指通過上下文,尤其是本句話以及前后兩句話,給生詞假設一個意思,試看這個意思能否說得通。再回想已知詞匯中是否存在拼寫方法與該生詞類似的詞。
猜測詞義包括上下文中的同義或反義關系猜測; 通過常識或相關信息來猜測;還可通過構詞法猜測,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一些詞的詞根、前綴、后綴等語法知識。
如果有時很難猜出一個詞的真正意義,這時我們不應再在這個詞上浪費時間,可以跳過它繼續向下閱讀;或只要看出它的詞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響閱讀就足夠了。
此外,我們還要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注意多培養自己對生詞的猜測能力。
六、學會常用解題方法,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學會一些必要的、常用的解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我積累的閱讀理解方法主要有:
1. 快速瀏覽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 先閱讀考查題,后讀文章,然后再做選擇題;
3. 閱讀考查題,先解決短文中能夠直接找到答案的題;
4. 根據短文中提供的信息,結合全文主題及作者的態度、用意、觀點,進行對照辨析,最后選出正確答案;
5. 對客觀理解題,可采用直接做提法、搜尋法;對主觀理解題,則可用逆向思維法、分析綜合法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注重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使學生通過大量以理解為中心的閱讀訓練,以此推動學生的概括與抽象、分析與綜合、推理與判斷等思維能力的發展。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