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的飛躍前進,知識量的無限拓寬。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沖擊,教育必須做出一種改革以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歷史 自主性 培養
所謂自主性學習,是相對于“被動性學習”、“機械性學習”和“他主性學習”而言的,自主性學習實際就是學習者能夠認知自己的知識、能力等缺陷,根據學習能力、學習動機等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學習知識、技能和能力等等的行為。怎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筆者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初探:
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對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觀點就是絕對的權威,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發表觀點與看法來提出異議。這種教學方式強化了服從和接受兩大理念,使得學生不能參與課堂互動,更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意見和看法。任何思想的抑制,精神的挫傷,使得學生學習熱情日漸減退,甚至產生乏味、反感等負面效果。此外在這樣不和諧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的人格很難得到健康的發展,心靈不僅受到壓制,而且思維處于被動與應付狀態,喪失了積極參與的意識,學生越來越厭惡學習,最終內在的學習動機也不復存在。自主性學習是在適宜的教育教學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以師生之間平等、尊重、民主、自由、公正、寬容和幫助的關系為最基本的條件。平等與民主的師生的關系,教師沒有對學生發號命令的權威,也不是對學生的操縱、控制和灌輸,學生有種心理上的歸屬感,可以無拘無束地思考,積極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認識活動,學習也就不再是一種形式上給予、被動接受的狀態;在民主與平等的師生關系下,教師能以一顆寬容友善的心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精神世界,接受學生的質疑,師生之間坦誠相待,相互理解,從而達到知識共享、智慧共享、人生共享的完美主義。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增強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自己越來越喜愛學習,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不斷得到激發。我們知道。內在的學習動機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
二、實施有效的策略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提高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走出傳統教學的模式,善于創設學生自己的思維空間。以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促進全體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形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一)制定學習計劃
例如《鴉片戰爭》設計的問題可以包括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當時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人民群眾為何會支持林則徐的禁煙斗爭和以后的抗英斗爭?是否可以認為沒有禁煙運動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否認同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是必然的觀點? “落后應該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觀點中,贊同哪一種?為什么?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多多少少對老師產生了一定的依賴。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始階段,老師必須要求學生寫出預習提綱,列出重點知識、難點問題,分析各個小標題間的內在關系、章節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討論,即集體自主學習、練習,主要以課后練習為主、檢查正誤。
(三)加強方法的指導和理論的傳授
積極營造優越的學習和思考環境,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攻占教學重點,使內容得以深化。在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我就設計的六個問題,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理論,階級矛盾服從于民族矛盾的原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關系,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理解歷史定論等方面進行方法和理論指導
(四)師生共同小節,建立結構體系,整體掌握內容的主旨
通過上述方法,使學生學得主動、興趣濃厚、精力旺盛,教師教得省力且有針對性。我認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有更多機會獲取歷史學習的方法,學習歷史才可能成為增長智慧的活動,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目的。
三、以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質疑 ,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所謂學習自主性,是學生自主提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進一步講就是學生對高層次的綜合能力自我培養提高的過程,是善于學習的主要表現。一些學生認為歷史教材從頭到尾都能明白和掌握,但往往遇到問題,就會腦子空白一片,想不說相關的知識概要,更不用說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了。因此,歷史教師要以利用啟發進行教學,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善于質疑,獨立思考、獨立探尋問題的能力。
那么,教師該如何啟發學生的質疑,促進學生做到學思結合和樂于學習呢?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教師要鉆研教材,圍繞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有面廣度深又適合學生實際水準的問題,并且注意要向學生示范切入問題的突破口。
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對問題的設計,使平面的歷史知識具體化,讓歷史立體起來,更是打破了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有效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
隨著信息化的注入,社會正在發生著空前的轉變。海量的信息如海潮般一波一波涌向我們的生活,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我們要做出正確的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學校教育,首先必須做出改革以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潮流。因此在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自主性學習這一新理念。自主性學習這一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眾多弊端,讓學生在知識大爆炸的當今社會也能打下立足之地。
參考文獻:
[1]齊健. 走進高中歷史教學現場. 首都師大出版社,2008.
[2]何成剛. 歷史課堂教學技能訓練.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