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學風建設是融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管理活動,因此,本論文致力運用現代高等教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教育管理理念,從實踐操作的角度,就新時期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提出幾點新的見解。
【關鍵詞】學風 學風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的學風不僅是學生學習目的、態度、紀律的直接反映,也是學校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方法和治學原則的綜合反映。優良學風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會使學生感到一種壓力,進而產生緊迫感;它又是一種動力,能使學生奮發進取、努力向上;它還是一種凝聚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學風建設實踐中,我系實施了“六體一體”的學風建設工程,從中尋求促進學風建設的對策。
一﹑以思想教育引導學風
良好的學風來源于大學生明確的學習目的、認真的學習態度、嚴謹的求學精神、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強大的學習動力,也集中體現著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大學生的優良學風,必須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切入點,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樹立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
二﹑以制度管理督促學風
以制度管理督促學風,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依法制校。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形成良好學風的有力保證。在制度的建設與制定過程中,應以發展的觀點,制定完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學籍管理、學生考勤、請銷假、考試紀律、獎學金評定及各種評優等制度,特別要突出學生學習方面的紀律約束和獎勵辦法,以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學風進行規范。
我系以分階段、分重點地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突出校紀校規教育,組織新生學習《學生須知》,舉行校紀校規知識競賽與考試,將學生各類違紀處分的典型案例加以點評,制成《警示錄》在全體輔導員中通報情況。我系始終把考風考紀作為校紀校規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實行學生工作目標管理,實行“學生個人達標、學生宿舍達標、班級工作達標、系級學生工作達標”考核,建立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爭先創優的管理和激勵機制。
三﹑以科技創新促進學風
以科技創新促進學風,就是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為目標,通過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科研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追求卓越。大學,應以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適應能力的合格人才作為成功的標準。應倡導學術興校,倡導校園學術研究之風,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并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我系與專業教研室密切配合,加大力度扶持學生科研協會(“機電星”科技協會),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能提高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各項比賽活動(如“挑戰杯”科技發明大賽及國家、省市級數控專業技能大賽),舉辦科普知識展覽、學習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在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達到了“以賽代練、以練促學、以學促業”的目的。
四﹑以校園文化帶動學風
以校園文化帶動學風,就是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和帶動學生在參與中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塑造品格、提高素質。
我系注重組織引導系團總支、學生社團開展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學習活動。其中,大學生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青年志愿者協會、“機電星”科技協會經常定期開展各類課外活動,堅持舉辦學生才藝展示大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文明標語征集大賽等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打造品牌項目,讓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廣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繁榮校園文化。
五﹑以模范榜樣樹立學風
以模范榜樣樹立學風,就是著力建設先進典型教育系統工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讓身邊人說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促使學生按榜樣那樣來嚴格要求自己,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具有矯正作用。
我系在全體學生中倡導“雙證并重”制度,即大學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考取制圖員、數控車工高級工等職業資格證書,此項活動對促進學生就業、得到社會認可起到了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之上我系學生黨支部開展“培養一個典型、樹立一面旗幟;帶動一批黨員,影響一群青年;塑造一個形象,打造一個品牌”系列榜樣典型教育活動,本項活動獲院“創新黨日活動一等獎”、“沈陽市共產黨員工程優秀成果獎”,我系優秀畢業生劉印受到央視新聞聯播等多家新聞媒體專訪。
六﹑以關懷激勵倡導學風
以關懷激勵倡導學風,就是通過各種途徑給貧困大學生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大學生關懷和鼓勵,既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又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精神,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促使學生產生奮發向上、士氣高昂的進取精神。
我系建立健全特困生、貧困生激勵機制及學習獎懲制度以促進學風建設。開展了以“重激勵、促學風”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以郵遞喜報、發獎狀、獎學金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激勵。我系認真落實學院對于特困生、貧困生的獎勵資助工作,建立健全這一特殊群體的“獎、助、勤、補、貸”體系,通過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解決了廣大貧困生的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安心學業。從而使系內涌現各出一大批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刻苦學習的優秀大學生,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懷,有力地促進了學風系風建設。
參考文獻:
[1]黃希庭. 學生心理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心理學. 學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