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誤區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民族地區 英語詞匯學習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學習的基礎,離開了詞匯,我們就無法表達思想。沒有足夠的詞匯儲備,我們更不能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也就無法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
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詞匯學習指導,影響著學生對所學文章的正確理解,影響著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因此,研究和探討詞匯教學的有效性,讓民族地區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學好英語,是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民族地區中學生在詞匯學習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習掌握國際音標不到位,不會根據國際音標讀出單詞的準確發音,不會根據拼讀規則記憶單詞,因而也就做不到見形知音,據音知形
具體表現在:
1. 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國際音標,看見音標不會讀單詞,聽到單詞音標不會寫單詞。單詞拼讀錯誤百出,有的甚至用本民族語言給英語單詞注音。
2. 不會根據拼讀規則記憶單詞。英語學習中,由于詞匯量大、單詞長,學生感知和掌握英語拼音文字非常困難。雖然老師講了一些單詞的拼讀規則,但是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音與它們的拼法又很不一致,學生只能按照字母出現的先后順序死讀硬記單詞,致使學生學習辛苦卻錯誤百出,造成大面積遺忘。
(二)記憶和拼讀單詞不得法,死記硬背,事倍功半
有些學生認為,只要把詞匯表全部背出來,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應付考試。他們不知道,單純背詞匯表只能事倍功半。這是因為,首先,背詞匯表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中學生多學科的開設,客觀上不允許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背詞匯表上;其次,離開語境單純、孤立地背單詞不容易記牢,也不會運用。
(三)詞匯學習一曝十寒,缺乏嚴格科學的方法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速度起初很迅速;而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慢。為了預防遺忘,只有及時復習。但是,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平時可以少花些時間在英語詞匯學習上,只要到考試前憑短促突擊背幾天,就可以把所有的詞匯都背出來。其結果是:他們可能憑自己的記憶力暫時記住了,但未能及時鞏固,考試過后就可能忘了許多。造成猴子掰玉米,一邊學一邊丟的狀況。
(四)缺乏正確、熟練地運用詞匯的能力
我們知道,英語單詞非常豐富,它有許許多多同音異義詞,還有大量的習慣用語。其次,英語的一詞多義和一詞多性的現象也很突出。再次,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歷史背景、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形成的思維條件、思維方式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語言上,在單詞讀音、詞義、詞形的結構和搭配用法等都具有很強的民族性。這就使得學生雖然會讀其音、會認其拼寫方式、知道它所表達的意義,但是要運用英語進行正確恰當的聽說讀寫活動,仍然面臨重重困難。
二﹑民族地區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解決詞匯學習中所面臨的困難,使學生有效地學習和掌握詞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英語交際水平
(一)調節學生心理狀態,用興趣教學激起學生的記憶欲望
教育心理學認為:記憶痕跡在腦中的儲存分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儲存時間很短,但在記憶過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只要稍經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因此,在教新單詞時,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對記憶單詞產生興趣,然后向學生提出記憶目標,限時識記定量單詞,并及時測試,表揚及獎勵,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二)直觀教學
教師在教授英語詞匯時,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呈現單詞。如采用圖片、實物、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有效記憶活動。
(三)利用音形義結合的方法教授單詞
教師要充分利用單詞音形義之間的有機聯系,通過解釋,聯想,指導學生記憶單詞。
(四)利用構詞法教單詞
要培養學生按拼讀規則拼讀單詞的能力,改變死記硬背單詞拼法的不當做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構詞法知識,大量快速識記單詞。
(五)利用語境教學法教單詞
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詞匯將變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學習詞匯一定要放在語境里學習。語境教學法可使學生通過語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從而對于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我們不能孤立地教單詞,應該將詞匯與句子,語篇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的意思,并利用詞匯造句,從而初步掌握單詞。要真正掌握單詞用法,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在理解所學課文的基礎上,大聲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六)通過辨析詞語,掌握單詞準確詞義
教師要通過對詞形相同或相近的單詞的辨析,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運用,突破單詞學習中的難點。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重視詞匯教學,采用多種方法,集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為一體。要勤于思考,勇于創新,認真及時分析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時存在的問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透徹地理解詞匯,準確地使用詞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章兼中.外語教育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汪榕培. 英語詞匯學研究.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