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閱讀過程是一個轉化的過程,是一個內部言語的轉化過程,是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通過數學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數學閱讀意識和能力,為學生走出校門后的終生學習奠定了基礎,讓學生在離了教師這個“拐杖”仍能夠獨立學習成為可能。
【關鍵詞】閱讀 思維 語言 特殊
數學閱讀過程是一個內部言語的轉化過程,是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但很多教師對數學閱讀的重要性理解不夠,往往會代替學生閱讀,代替學生思維,將教材內容“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學生聽,從而使學生難以對知識進行自主內化和構建,這就是造成數學教學效率低的癥結所在,既影響了教學效果,更違背使學生“學會學習”的價值取向。
一、數學閱讀難的原因
我們會發現很多自學能力差的學生認為數學閱讀最難,而教師也認為閱讀能力的培養很難把握,這其實是由數學閱讀的特殊性決定的。數學教學其實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數學語言具有簡潔、無歧義的特點,但數學符號卻內涵豐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別是數學的符號語言和圖式語言跟自然語言差別很大,學生在閱讀中要求能靈活頻繁的轉換語意,這就給數學閱讀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數學閱讀常要求能靈活轉化閱讀內容,能把用符號語言或圖式語言表述的關系轉化為文字語言表達的形式,能把文字語言表述的關系轉化為符號或圖式語言;能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來理解定義等。同時,數學閱讀還要求學生能讀寫結合,手腦并用,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
二、數學閱讀的特征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過:“數學教學其實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所以,學習數學就離不開閱讀。數學閱讀是完整的而且又是復雜的一個心理活動過程,其中包含數學語言符號(文字、公式、符號、術語、圖表等)的認讀、對新概念的同化、閱讀材料的理解等多種心理活動。同時,它更是一個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想象、推理、驗證的思維過程。所以,認識數學語言的這些特點,對于教師認清數學閱讀重要性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一)數學語言具有精確性,在閱讀和理解數學材料時,必須非常細致地去了解每個術語和符號的精確含義,更不能忽視任何一個不理解的詞匯。因此,走馬觀花等瀏覽性的閱讀方式不適合數學閱讀學習。
(二)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在數學閱讀過程中,學生必須理解學習材料中的每個術語和符號,并能運用數學原理分析其邏輯關系,最后理解學習材料的本質,從而形成知識結構。因此,良好的數學閱讀可以加強邏輯思維能力。
三、掌握閱讀技巧,是閱讀能力提高的關鍵
由于數學學習內容的精煉性、數學語言的抽象性,而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會“走馬觀花”或“囫圇吞棗”。學生隨著閱讀經驗的積累,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但是,很多學生往往不能自覺地使用這些方法來提高閱讀學習的效果,更不能根據教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給予科學的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
(一)手腦結合。
第一是讓學生動筆圈圈點點。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不同的意義,從而對閱讀重點與關鍵進行強化,做到閱讀的自我理解。第二是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做到一邊看內容,一邊就能動手實踐,比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擺、畫、剪、拼、量等,通過直觀形象操作感悟新知,加深理解。第三是讓學生動筆演練。在閱讀中,嘗試用演算來驗證自己的推理;閱讀題目后練,形成解題的技能技巧;演練后再閱讀,進行反饋,特別要加強總結經驗。讓學生動動手,做到讀寫結合,能很好地促進思維的展開,是提高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更有利于知識的同化和順應。
(二)細致認真,善于發掘,學會交流。
數學閱讀要求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反復咀嚼,準確理解。閱讀時要做到細致認真,對學習材料中的每個字詞都要仔細地進行閱讀和分析,讓學生對不理解的字、詞進行反復的閱讀、力求自己獨立理解。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做計算題正確率不錯,但判斷題或解決實際問題等類型的題目,由于沒有仔細閱讀,而出現許多錯誤。如:判斷下面各題(對的打“○”,錯的打“△”)。許多同學在做題時,按思維定勢,直接打勾和叉,該題全部失分。很明顯學生在做題之前沒有仔細閱讀題目要求,這實際上就是沒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提煉。
數學思想方法是對知識發生的一個抽象、概括、提煉和升華的過程,它蘊藏在數學知識之中。數學知識之間是互相聯系的,在數學閱讀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注重從知識系統的角度去把握新的學習材料,理解教材的嚴密邏輯關系,能過行深入思考,避免對學習材料的只存在膚淺印象,減少盲目思維,從而來提高理解的層次,增強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更促使學習方法向多元立體化轉變。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學的學習要經歷過“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過程。“由薄到厚”是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夠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而“由厚到薄”是學生能夠把學過的知識進行串聯,并能融會貫通,通過對數學基本思想方法的運用,進而提煉出學習數學的實質,因此,能對數學材料“由厚到薄”是數學閱讀的根本目的。
在數學教學中如果不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那么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習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通過數學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數學閱讀意識和能力,為學生走出校門后的終生學習奠定了基礎,讓學生在離了教師這個“拐杖”仍能夠獨立行走成為可能。因此,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就是學會閱讀。
參考文獻:
[1]邵光華. 數學課堂閱讀指導策略. 課程·教材·教法,1998.
[2]李振榮. 重視課本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中小學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