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已是勢在必行。但是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不愛學信息技術知識,其原因是因為可以趁老師不注意玩一玩游戲,所以每堂課下來老師都覺得疲憊不堪,總是抱怨學生不聽話。其實,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是不是存在問題。
一、轉變思想觀念,認識信息技術對學科學習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信息技術課是建立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上的一門新興學科。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利用各種學習軟件自主選擇學習,另一方面分組學習、合作學習也成了一種普遍現象。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和真誠合作,互相交流信息,取長補短,共同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克服集體授課帶來的“一言堂”弊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信息技術的學習擴大了交流渠道,可以形成新的師生關系。學生成為交流的主體,克服了師生單向交流所造成的個別學生的心理負擔。其次,它提供了互幫互學機會,營造出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才更有利于組員之間的取長補短,互相帶助,最終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過信息技術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建立信息技術教育觀
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一上機就進入津津有味的學習狀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習上,只有學生主觀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學生的學習才最為有效。在學習某項內容前,務必讓大家弄清,為什么學,其價值與意義何在。教師要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抓住知識之關鍵脈絡,精講,少講,寧可多在學習方法培養上多下些工夫,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責任在于引導學生,學生的知識主要靠自己理解學來,學為主,教為輔。為了做到精講少講,應弄清最小知識集是什么,最小技能集是什么,抓住這兩點,實質上是抓住了關鍵的知識與技能,我們就可以控制教學開銷。以PowerPoint教學為例:要讓學生明白學習PowerPoint的價值,點明學習方向,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會用它,但不是機械地用,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共性的東西,PowerPoint本身只是多媒體制作工具的一種,希望學生以后能舉一反三,基于抓知識脈絡,教學設計過程中牢牢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 創建──如何新建演示文稿;2. 編輯──插入文字、圖片、聲音,如何添加、刪除幻燈片;3. 放映──定義放映方式、放映。
三、關于教學任務、教學模式及途徑方法
(一)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與目標
現在有人提出“放羊法”“游泳法”,簡單地對待信息技術教學是不利于教學質量提高的,學校學習的特點就在于學習的計劃性與高效性,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備好課,備課充分,講解才可精當,才可形成大密度、高容量、輕松易接受的教學風格。教師的課堂教學是情境性的,備課是為了實際教學,課備得充分,講起來就更加自如一些。備課要完成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出演示文稿,二是設計好課堂任務。任務驅動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指導思想,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應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學任務要明確;(2)教學任務要有層次;(3)教學任務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在量與難度上,讓20%的同學全部完成其余同學完成多半,主觀上激勵學生,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課堂氣氛緊張有序;(4)講練要有機結合起來。
(二)學生主動學習法
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充分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而進行的創新性學習,強調學生在反復實踐中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信息技術課中有許多教學內容需要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實踐才能達到用語言也無法形容清楚的程度。比如計算機的認識、開機與關機、認識窗口、用畫圖畫畫、整理桌面等等,積極主動地探索練習,很輕松地完成了比用語言闡述多十倍的新的任務。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設置問題學習法
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而實踐操作卻很大部分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設置相關任務,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來解決問題,這是信息技術課教學常用的方法。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綜合練習時,教師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發一篇文章,設置相關問題,如標題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連接,分段,段落調整,段落排版,調整字間距和行間距,設置打印頁面等等問題,讓學生通過上機,依靠集體力量,自行討論解決任務。也可以采用這樣一種方法,如拿一張已排版好的較為復雜的文章或表格,讓學生盡量做到與樣文或樣表一致,通過自主完成的作業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電腦的興趣,解決實際當中遇到的問題。
(四)動手操作學習法
信息技術課有個突出的現象,學生都特別想自己動手,有的學生一進電腦室就打開電腦自己開始弄起來了。甚至會出現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偷偷做的現象。因此,教師就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進行嘗試學習。在信息技術教材中,有許多課都有示范的例題,例題中有明確的步驟。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先提出學習的目標,目標要明確,這樣就不至于讓學生亂動,然后讓學生預習教材中的例題,并根據例題的方法嘗試完成類似的練習;當學生碰到問題時不要急于直接幫助學生解決,而是提供一些啟示和鼓勵,讓學生再次練習,直到最終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