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閱讀的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過程。個性化的第一要義是自主閱讀。自主閱讀又是創造性閱讀的前提。閱讀行為的主體是學生,閱讀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閱讀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真正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
“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段話說明了閱讀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因此,閱讀在語文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搜集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在教學中,應從多方面引導他們開展自主閱讀,搜集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
一、讓學生成為閱讀文字的主人翁
閱讀教學存在多重對話關系,如學生與作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作者、學生、教師與編者等。閱讀教學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閱讀過程中特別重要。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文本的意義。讓學生根據課內知識去搜集資料,補充課文,使課文的內涵更豐富,學生的視野更開闊,這樣,課文就“只是一個例子”,學生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獲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課本”讀厚了。如學習《我們愛你啊,中國》,我讓學生依據課文搜集有關資料,學生找到許多優秀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紹文字,有的把許多旅游勝地的圖片資料都打印了出來。這樣的閱讀,篩選,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們驚喜地認識到知識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獲取,不再是光聽老師耳提面命了。這樣就為他們自己學會了讀書,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學會方法,養成習慣,只有當讀書成為一種自主活動,學生才會去粗取精,淘沙見金。"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學生對課文的接受過程就是閱讀的再創造過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實現的過程。這樣,閱讀的個性化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發揮。
閱讀應該是探索與創造的過程,是讀者與作品與作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應提倡多角度閱讀,比較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多元解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發揮聯想與想象,拓展思維空間。
二、 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獨特感受和體驗
在閱讀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不同感受、體會,或是從中受到啟迪,引起共鳴,引起思考,這時會有感而發,這時就要引導學生把這些信息,思維,想法靈感加工,創造,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這是更深層次的交流。如《海倫·凱勒》這課中,學生有感于老師對海倫的厚愛,有感于海倫的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使他們的情感更熱烈。他們拿起手中的筆,或寫或畫,寫出自己心中感動,用眼、用心去觀察、體會;用行動去體驗,去回報。比如寫自己的老師,寫我和海倫比童年,寫我的學習生活等等,然后結輯成文,再來交流,再來感受,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洗禮。
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評價,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標準答案”。學生閱讀的過程應該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應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讓教師也成為課堂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讀者是閱讀的主體,是作品的創造者,閱讀即是創造。閱讀教學承擔著讓學生“學會閱讀”的任務,因而在作者"、作品、讀者之間多出了一個教師,但不能因此而破壞作者、作品與讀者的正常關系。教師應成為讀者的導師,讀者應該直接面對作品。讓學生直接面對作品,這是自主閱讀的第一步,是個性化、創造性閱讀的先決條件。
一般來說,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于學生;他可以起到主導的作用,但絕對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絕對不可以反客為主。讓學生的閱讀成為個性化、創造性的閱讀。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應培養人云亦云的聽眾;教師應成為學生閱讀的導師,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此外,應該提倡閱讀過程中同學之間的對話。課堂閱讀教學在一個集體中實施,與完全個人化的閱讀畢竟不同,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十分重要。同學之間的相互切磋、溝通交流,會起到互相啟發、促進學生的作用。在一個刻板呆滯的課堂氛圍中,富有活力和創意的對話是難以實現的;輕松、活躍、和諧的環境氣氛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讓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主旋律,成為語文教學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