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可否認,新課改的確給沉悶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但在欣喜之余,我們卻明顯感受到,如今的課堂教學,網絡信息技術充斥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然而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為此,有必要建構質樸而靈動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又不失靈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質樸 靈動 整合課堂 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里設計了“探索規律”的培養目標,并作為重要的數學學習內容。蘇教版教材從四年級開始,安排“找規律”的單元,引導學生探索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以看出,例題及相關的練習的內容是生活中常見的,學生所熟悉的,探究問題的策略及方法也是多樣的,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性學習特征。
一、基于教材的安排和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我初次對這堂課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發現規律
(多媒體出示例題中的圖)
1. 師:請大家觀察屏幕上的這幅畫。
圖中畫了哪些事物?哪兩個事物間是有聯系的?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么規律嗎?
2. 交流:
A. 你在圖中發現了哪些事物?
B. 哪兩個事物間是有聯系的?
C. 師引導總結,課件出示規律。
(二)驗證規律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找到了規律,發現了規律,那你能不能想些方法來驗證我們發現的規律呢?學生動手操作,指名交流。
(三)在生活中尋找規律
師:其實,在我們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這樣的規律。你能通過自己的觀察來說一說嗎?
(生舉例說明)
二﹑教學反思
隨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相互結合相互滲透,以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方式的重大改變,成為課改中的一個新的亮點話題。然而信息技術與學科如何有效地整合,網絡信息技術與課程帶給學生的應是怎樣的一件外衣,教師需要怎樣的一種教學策略與模式,技術為課程服務還是課堂跟著技術走等等,帶給我們一線教師重重的困惑。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整合注重課堂的開放和學生的主體,但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
經常聽到這樣的數學整合課堂,老師往往把多塊的教學內容制作成精美的網頁課件,然后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求學習某某內容,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知識去探索、學習,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任由學生無序瀏覽,過了一段時間,就問孩子們,通過你們的探究,你知道了什么嗎?可能有些學習很好的學生會迎著老師的問題作一些解答,但觀察大部分的學習,會發現他們往往只是一個逛客,這里看看,那里瞅瞅,感興趣可能只是網頁上那些精美的畫面與有趣的動畫,對于知識的探究,思維的啟迪有多大的作用?這樣的課堂,僅僅停留在形式的自主探究,表面熱鬧。
數學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存在嚴密的邏輯體系,只有當學生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當前的學習進行自主的構建,才能掌握知識的內涵,而這樣嚴密的邏輯,學生的自主構建,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很難去真正地實現、把握。因此,數學課堂的學習,要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導得巧妙,導得無痕,需要老師走進教材,走進學生,把握好課堂的基礎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預設情境,提供學習場境,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如《找規律》這一課,在開始設計時,我們把例題的三幅內容全部呈現在網頁上,提出問題,供小組自主學習,但試下來,發覺學生很少能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去思維,對問題的探究也僅僅停留在表面而缺少深入的思考。于是我們又重新根據知識的層次體系對例題的教學進行修整,所不同的是老師提供了一些分層次特定的學習情境,給予了一定的主導,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課解決方法的不斷優化比第一次的完全開放理解要深入得多。因此開放的整合課,更少不了教師的主導,主導與主體的發揮是相得益彰的關系。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整合注重現代網絡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新的教學方式,但不能放棄傳統的優秀教學方式
談到“整合課”,在許多老師的印象中,就是把信息技術貫穿在整個課堂中,非全部應用不可。誠然,離開信息技術的支撐網絡內容的使用談不上“整合”,但在實際課堂上,我們覺得還是應為需要的所用,比如反饋練習,如果老師能直接了解練習結果,那也很好,并不需要在網上反饋。如小組的合作,同桌的討論,教師的演示、書面練習,有些用傳統的方式有優勢,那么也并非一定要用到網絡資源,信息技術整合課,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有的放矢,一味地應用也會失去它應有的吸引力。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整合注重人機對話,但不能忽略師生之間的情感對話
誠然,計算機的普及應用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效率更高,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學習空間更加開放、個性,但這樣面對計算機屏幕的教學也阻隔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情感的交流、碰撞。CD的樂團演奏代替不了現場的聆聽,電視臺最好的視角轉播足球賽也代替不了賽場角落里的搖旗吶喊,正是因為時空拉近了距離,情感得到面對的交流。因此我們的整合課,老師更要注意走近學生,用語言、肢體動作去感染學生,組織好生生交流、小組討論、師生對話,不要用冷冰冰的機器代替人性的優勢。
真實的數學課堂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技能服務的,而不僅僅是展示先進的技術等的作秀課,為我所用,為需要所用,為更好地實施教學所用,用質樸代替喧嘩,用靈動代替浮躁,用其理念,少求形式,才能真正達到整合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