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基本的教育內容。然而在“應試教育”的現狀下,升學率的高低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而絕大多數學校的體育教育很缺乏,其必然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失眠、食欲不振、體弱多病、近視、厭倦學習、情緒低落,很難有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繼續學習和工作。
與此同時,當前教育報刊上有不少建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也有一些學校開展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課程,但從總體上講,由于種種原因和缺陷,這項工作開展得還很不普遍,相當一部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很缺乏。筆者在這里僅從體育方面談談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應用,以同時促進學學校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二者能夠共同得到完善、發展。
一、體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影響著其心理健康狀態,包括其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等。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社會環境的良好適應,對自身潛力的充分挖掘,健全人格的發展等等。
在中學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學生體質,促進身體的正常成長,同時也有利于調節情緒狀況,增強心理素質,培養其合作、競爭精神。因為在學校體育活動中,通過知識的學習、運動技能技巧的訓練以及親身的體驗,有助于學生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形成健康的心理。具體體現為:
(一)體育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和自尊,發現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通過體育教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努力展示自我,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奮發向上的優良心理品質。學生在對于各種運動項目的技能技巧的訓練中,都是從不會到基本掌握,然后逐漸熟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達到目標之后,他們會產生一份成功的喜悅,都會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表現充滿信心,提升自尊感,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體育教育能夠增強培養學生意志
在眾多體育項目中,即使是基本的打打球、跑跑步,都需要堅持才能達到一種熟練的成績。像學習游泳、跳馬、單雙杠等項目,則學生必須克服害怕、膽怯心理,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苦練,才能夠掌握動作的要點,達到熟練的程度。在體育教育中則更多的是讓學生學習并領悟體育精神,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學校體育有助于情緒的宣泄與調控
目前,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的學習任務仍然比較重,尤其是在中學學習階段,學習的科目增加,內容增多。進入中學的學生,學習節奏加快了,活動和休息時間相對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一定的情緒宣泄渠道以達到心理的平衡。而體育活動,如打球、跑步,一方面可以盡情地釋放心中的郁悶,緩解學習的心理壓力,減輕不良情緒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體育活動,學到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緊張、恐懼,增加抗挫折的能力。
(四)學校體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體育運動不僅是個人的行為,也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比如在球場上必須通過伙伴的合作與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通過競爭與合作,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僅可以增進相互了解與交流,也可以體現出一種社會的情感與責任感,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
二、在體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教師要善于挖掘提交教材中有心理健康內容的部分,融合體育的基本知識,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調節控制能力,明確提高心理健康狀況是體育教學及鍛煉的一個重要目的。
(一)要充分利用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體育運動項目有著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不同個性的學生適合不同的活動。比如經常舉行集體項目的鍛煉和球類課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慢慢地改變孤僻的性格,懂得與同伴交往,學會團結互助,幫助學生建立起勇敢、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等心理素質。參加游泳、單雙杠等項目的運動,則會使學生在運動中不斷地克服膽怯心理,以勇敢的精神去挑戰困難,越過障礙,克服和消除靦腆、膽怯和自卑的心理。參加乒乓球、羽毛球、跨欄、跳高和跳遠等活動,往往可以克服猶豫、徘徊、優柔寡斷的心理障礙,經常鍛煉個性會變得堅強、果斷。
(二)教師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
體育是一項較為特殊的課程,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有很多相互合作、交流溝通的機會,教師通過合理的引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體育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由于體育活動往往以群體的形式練習,學生之間相互接觸有利于調整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復雜關系。在群體體育教學和活動中中,學生為了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技能,完成規定任務,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教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合作、尊重和信賴。通過身心兩方面的努力,學生能夠掌握動作技術,克服困難,磨煉意志,同時了解了他人,獲得心理和身體上的雙豐收。
(三)進行挫折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活動項目和學生素質的特點,為學生設置合理的障礙,增加學生完成的難度,磨煉學生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對于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完成情況,進行適度獎懲,及時批評。
有研究表明,體育教育和鍛煉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要面對高考的高中學生,體育的教學對其有重要的影響,適時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學生壓力的緩解,而且對于提升學生全面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