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學生能自由表達、自由想象,在作文中表現自己的真實情感和獨特觀點,以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而教師則可以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有條理、有方向的引導。
【關鍵詞】寫作素材 觀察 積累 運用
現在有不少學生寫作水平不高,怕寫作文,覺得不會寫作文,不知道寫些什么,寫的作文往往“言之無物”,這更導致了其害怕寫作文,不愿意寫作文。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讓他們有事可寫。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引導學生培養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積累作文素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了解社會;培養學生養成勤動筆的習慣。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現素材
對于初中學生,他們的生活往往豐富多彩,作為老師,要引導他們利用好課余時間,引導他們適當參加各種活動,比如組織興趣小組,不管在家里還是學校里,都可以組織一定的活動,通過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知道如何去觀察身邊的事,由此開始,學生的觀察能力也得到培養。社會上的生活也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學生對社會變遷的認識了解,既能豐富知識,又能體會到即使是生活的細枝末節也會有很深刻的含義,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參加各種活動,而且還豐富了寫作素材。通過仔細觀察,對社會、自然的接觸,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感受生活的豐富,能使學生全面認知世界,在客觀世界中汲取各種知識營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擴大心胸。
從心理學上說,初中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生理和心理發生明顯變化的同時,其智力也在不斷發展。尤其是認知結構和思維過程產生變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思維的發展特點,指導學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有觀察的興趣和動力。再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激發學生觀察動機和寫作的欲望。更深一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廣闊的社會、自然,有意識地觀察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有趣的事物,形成良好的習慣,并及時記錄下來。學生養成了觀察的習慣和能力,腦中的素材會不斷豐富,寫起作文來就會有話可說,有理可寫。
二、在語文課堂中積累素材
語文教材是指導學生的范文的最直接、最典范的來源。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文質兼美,是學生課堂上的主要學習對象。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充分地閱讀、感知課本文章的內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感悟,受到語感和情感的熏陶。在講解課文時就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的方法。比如在教一篇寫景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先讀,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觀察所見的,通過哪些方法描寫了哪些方面,學習文中的描寫的形象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總而言之,語文課堂中是獲得素材的基本地方,從文中學生能學到課本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從而提高素養,為積累素材打下基礎。
三、鼓勵學生在課外自由閱讀擴充寫作素材
僅僅從課堂中、書本里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素材是不夠的。只有多讀書,才能擁有豐富的知識,寫起作文來才能左右逢源。書本是個廣闊的海洋。豐富的書籍有著不同人的不同的觀察世界的方法,有著不同的風格和語言。作為老師要首先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應試教育下有所突破,敢于鼓勵學生閱讀各類課外書籍,使學生全面發展,給學生以時間,組織學生交流分享。學生讀的書多了,知識面寬廣了,作文才能有話可寫,寫出來的作文才能表現學生自己的感情特點和個性特點,才不會是千篇一律。
而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除了廣泛的閱讀,還要督促學生在閱讀中能有收獲,收獲不在于多少。
現在市面上有一些作文選之類的書籍,有些學生會直接“借鑒”里面的語言,這些學生并不是自己思考運用語言,也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背一些文章再用到自己的作文里是積累素材的誤區,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嚴厲批評,給予正確積累素材的指導,同時也要減輕學生壓力,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寫出來的語言。
四、培養學生勤動筆習慣
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就可以學以致用。在學生作文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仿寫來寫作,使學生的寫作從模仿發展到自己獨立思考完成,這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定的訓練,讓學生了解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指引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不會覺得無從開始。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讓學生仿寫,學生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可能有不足的地方,這就要教師鼓勵學生自由地發揮,通過批改讓學生取得進步。
同時可以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但要注意不要成為學生的壓力,從而成了學生必須應付的差事,這也是學生作文水平提高一個有效的方法。在積累了作文素材的同時,學生也開拓了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堅持寫日記又是一個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寫日記可以給學生提供自由練筆的空間。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動筆,在寫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所收集的素材的理解和感悟,也促進學生積累素材的動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不應該僅僅為了考試,更應是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作文教學不僅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也要教給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有多種途徑挖掘素材,有了豐富的素材才能在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建剛. 我的作文教學主張.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方洲. 初中課堂作文階梯學習教程. 華語教學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