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明真理,探究出效率。本文作者通過挖掘潛力、以生為本和按部就班三方面論述了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 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學是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知識研究過程中始終以主人翁的態度,敏銳地發現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本人結合教學實際,大膽嘗試了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方法。
一、挖掘潛力,拓寬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斯指出:“數學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應該用于創造條件能夠促進人獨立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條件。”初中數學教師實施探究式教學,就必須實現由“教”向“學”過渡,使學生的思維達到主動性、開放性、靈活性的主動學習的狀態,真正進入一個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
每一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探究潛能,我們的教學應該多創設發揮學生這種潛能的時機和空間。為此,我首先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發展水平、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有的放矢地設計一系列能供探究的問題情境,以引發學生的探究心向,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創造性學習動機;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時,盡量留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與活動余地,讓他們從各個角度實驗、分析、猜測、假設、歸納、演繹、討論、辨析,按自己的研究方法去建構知識。其實,探究的本質在于增進創造才能,作為教師應該更多地注重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的主動積極、堅忍不拔、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當發現學生探究出的大小“新成果”,教師都應予以適度的肯定和贊賞,從而讓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樂于探究而不疲,不斷提升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不斷拓寬自主探究的空間。
二、以生為本,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這是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新課堂上的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千方百計的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不僅要獲取新知識,而且要重視獲取這些數學知識的過程。
每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開展獨立的、個人化的自主學習,其形成的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見解,是合作性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基礎;而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同舟共濟的前進。但是,學生又是有各方面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往往就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解釋指導好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一般需要教師的謀劃與組建,絕對不能讓學生自由組合,避免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在一組,成績差、能力弱的學生在另一組。我在實踐中堅持好、中、差搭配的原則,使口頭表達能力強的、觀察能力強有優勢的和思維比較敏捷的學生合理組合,同一小組內有男有女,有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員。當然,小組的規模越小,個人責任就越大,一般以3至5人為一組;問題的難易分為A、B、C三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去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層次低的同學通過合作交流得到進步。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指導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互幫互助,積極承擔個人應該負的責任,達到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美妙境界。
三、按部就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探究是人的天性,人類的歷史就是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發展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探究的歷程。因此,每一個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注重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的全面提高。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把握三個“關注”:
(一)關注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學生面對老師的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充分利用已知條件,全面把握問題的要領所在,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譬如:我在課堂教學中拋出諸如兩條線之和等于第三條線段、代數求值、建立方程、不等式和圖形面積等問題時,要求學生審視問題的本質所在,不但強化課本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對一般問題的類比、發散聯想、集中思考等創造性思維,發現數學新問題,從有限的或特殊的例子解決,聯想延伸到無限的問題或一般性的結論探究,從簡單圖形性質過渡到復雜圖形性質的探究。
(二)關注學生思維的實踐價值。初中數學探究問題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幾何及函數應用問題應著力體現運動變化和實踐動手,大多數能用幾何方畫板軟件模擬變化過程,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增加體驗,感受空間亦會經,有利于學生對圖形規律的歸納和幾何方法清楚認識,從而較好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應用實踐能力。
(三)關注學生的閃光之處。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激勵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去思考、去嘗試、去實踐。譬如:我對學生在發表看法、解決問題等方面進行點撥時,根據問題探究的難易程度提問不同的學生,并且適時用鼓勵性語言進行評價。對探究中表現出色者就說“你說得太棒了,我怎么就沒想到呢?”“你提的問題太精彩了,你真行!”對表現一般者經常這樣評價“假如你思考得更全面些,你一定能答得更完美!”“老師還給一次機會,請你再試一試吧”。通過類似的激勵性評價,能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全身心投入學習,并在學習中體驗滿足、成功、喜悅的感受,對后續學習更有信心。
數學探究教學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十分曲折,甚至是很坎坷的。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每一位數學教師,只有牢固樹立“以學生的學習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有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取得更完美的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