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說過:“我的勞動是生活自由的表現,因而我享受了生活的愉快。”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改變命運的過程,它也應成為全面和自由發展的師生的一種生活需要、一種精神享受。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教學最和諧的音符。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幸福感是思想品德教師追求的最理想境界。
據2010年國內一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目前中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的幸福感。學生每天大部分的時間用于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與作業,就像是一部學習的機器,絕大部分同學不能享受到學習的幸福與快樂。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整天被焦慮、抑郁、挑剔、批評和埋怨的情緒所包圍,成了分數的奴隸,何談幸福感?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愉快地增長知識,讓他們享受學習思想品德的幸福和品味獲得成功的喜悅與自豪,同時幫助學生緩解由于沉重的學習壓力導致的緊張、不安、惆悵的心理,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信心,從而在輕松快樂中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幸福感體現在他們感官上的愉悅,思考、探究思想品德知識的樂趣,收獲的喜悅和人際交往的享受,體現在從不知到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從不會到學會的智力成長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幸福與快樂。
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幸福感,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每課所學的知識,找出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切入點,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從一般角度來看,思想品德教師以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增強學生的幸福感:
一、教師要有親和力
教師在學校和學生朝夕相處,教師的一言一行、精神狀態都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教師的親和力是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幸福感的前提。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行為表現,親和力是教師具有良好心態與熱愛學生的外在表現,教師的親和力是師生關系融洽的潤滑劑。實踐證明,學生更喜歡、更愿意接近具有親和力的教師,面對具有親和力的教師,學生的幸福感指數會更高些。
二、每堂課教學都要精心設計、抓住導入
因為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蘇教版初三第二課《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這一課時,“民族文化認同感”對學生而言,較難理解,我用一首經典老歌《我的中國心》導入,欣賞完這首歌曲,我問同學們: “如果一位外國人聽這首歌曲會與我們產生共鳴嗎?”學生大聲回答:“不會”。師問:“為什么呢?”生答:“因為他們不是中國人……”,教師補充:“因為他們不懂中國文化,對中華文化缺乏認同感,所以不可能與我們在熱愛祖國方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是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統一……”從而讓學生輕松地領會本節課的主題。
三、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以應體現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特點,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教學思想品德知識,如讓學生報道時事思想品德并對時事加以評論,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適時運用歌曲、詩歌朗誦等加以渲染突出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表演小品等,這些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還能從中培養能力,更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進而增強幸福感。
四、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放大學生優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從而增強學生的幸福感
在教學的各環節始終貫徹賞識成功教育的理念,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放大學生優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從而增強學生的幸福感。如對預習作業完成較好的同學,教師可以在全班展示;學生在課堂精彩的發言,教師可以示意全班鼓掌鼓勵;定期匯總作業認真、課堂積極參與的同學或考試成績優秀的同學或進步較大的同學,及時對他們進行口頭的認可,也可以進行物質的獎勵,還可以通過校信通發“喜訊”給學生家長,從而讓學生品嘗收獲的喜悅與幸福感。
五、根據每節課的不同特點,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參與課堂學習
組織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讓學生在沒有精神負擔的活動中,在感受成功的喜悅中,接受知識并取得進步。如在教學蘇教版初三年級第四課《學會與人合作》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學會與人合作的技巧”,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競賽游戲。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抽一名同學負責交叉監督其他小組做游戲是否犯規,每一個組的最后一位同學開始執行任務,將老師所給的數字只能通過動作傳遞給前一位同學,前一位同學不能轉頭,任何人不能講話(否則取消參賽資格),坐在小組最前面的那位同學,最后將傳遞來的數字寫在黑板上,這時監督員對全班宣布,該組最初從老師那里拿到的是什么數字,如果監督員所報的數字與該組寫在黑板上的數字相同,則該組為獲勝小組。一共進行三次比賽,結果一次比一次精彩,全班每一位同學都很激動,不時傳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每次比賽結束,我分配各小組立刻用5分鐘時間討論,總結經驗教訓,準備下一次比賽,最后選出優勝小組的代表上臺談談取得成功的原因。同學們在歡快的氛圍中通過親身體驗很容易得出了與人合作的技巧,一堂課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下課后,還有學生跑到我身邊說;“王老師,如果您再讓我們重新比賽一次,我們組一定會獲勝的。”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意猶未盡,躍躍欲試還想比賽,這讓我充分感受到了他們參與課堂的熱情與積極性……
總之,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幸福感的方法多種多樣,更多的好方法還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從而推動思想品德教育向縱深階段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幸福的教育,為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為推動高校課堂改革作出我們思想品德教師應有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