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不同需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注重學生運動愛好和專業的形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小班教學無疑是學生接受體育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的有效途徑。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有些不愛好體育運動的學生,或者是協調性較差的學生,可能會受到同伴的嘲笑等。在一次體育課中,在進行跳遠時,一位女同學只跳了1.1米,周圍的同學哄堂大笑,有的同學顯露出鄙視等表情,那位女同學顯得很無助,一遍遍地練習。看到其他的孩子有說有笑地玩耍,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無助、無奈、孤獨等。這種現象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出現。那么,如何在小班教學中避免這種軟傷害,充分發揮小班教學的長處,消除消極因素對學生的傷害?
一、關注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心態
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那些不愛好體育運動和協調性差的學生。始終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育學生體育運動是一項崇尚公平、公正的一項運動。關鍵是信心和耐心。只要自己有信心那么就會成功。哪怕是一點進步,我們也要進行鼓勵。正是在這一點的進步中,才能最后走向成功。無論進步大小,作為同伴都要給他們鼓勵。在實施小班分層教學中要對本班的學生狀況充分了解。在分組時最好能把程度相同的同學分在一組,這樣可以激發其興趣和競爭力。
二、學會靈活應對,實現破格晉級
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無言的鼓勵。對于程度不同的同學教師都要有一棵寬容之心。寬容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教學技巧。在這種氛圍中,培育出的學生不僅僅是學業出類拔萃的后起之秀,更為重要的是心理成熟、心胸豁達、心地善良。在進行跳高教學中,我班有個叫黃小明的同學,還沒有跳就害怕得不得了,我走過去用手拍了拍他的頭,告訴他你能行。結果這位小同學鼓起勇氣,試著跳了一下,沒想到一下子就跳過了1.2米。
三、重視心理,幸福成長
在小班體育教學實踐中,要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我們要真正地做到:
(一)尊重每位學生,把他看成大些的人
許多老師常常以為學生“人微言輕”,忽視他們的喜怒哀樂,覺得他們還小,不懂什么感情。其實不然,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也和大人一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心,教師應像對待大人一樣尊重他們。使學生樹立更強的自信心,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和平的交談讓學生懂得他們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只有尊重學生,以理服人,才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平等對待學生,讓他學會如何做人
教師不是“權威”,不能籠罩著權利與強制,也不能讓師生情感處于霸道與無理之中。沒有平等,學生容易養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有資料調查表明,一些容易沖動的學生其古怪多變的性情與他所處的家庭環境中父母經常發脾氣有直接關系。所以當教師自己心情不佳時,也應盡量克制,對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不好或做錯事時,要正確做正面的引導,在小班體育課的教學中,我總是面帶笑容對待每位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學校是處于師生平等、同學平等中的,這樣他也就形成了平等待人這一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三)加強師生溝通,師生關系和諧發展
小班學生數少,體育教師應盡量和每一位學生多溝通,形成較隨和寬松的氣氛,在交往談話中誘導學生說心里話,讓學生能直截了當地表現自己的心理活動。心理上的開放有益于學生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許多人豁達大度、直言不諱、善解人意的性格與他們開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開的。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胡某某做到了,其他小朋友也一定會向老師道出自己的心聲。
四、重視需求,情感體驗
重視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體育活動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體育課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生對學體育鍛煉,其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消極?其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我們教師所關注,這種關注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施教。
五、利用多元評價,呵護學生成長
評價具有導向性,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可謂是雙刃劍,教師的一句話可能使后進的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的一句話也可使一位喜愛體育的學生放棄自己的愛好。所以我們在評價時一定要合理、科學、適度。特別是在小班化教學中。在每次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差異設置不同的標準,在評價時要多用鼓勵性的評價語。千萬不能用終結性的評價語。一棒子打死這樣不僅不公平,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在每次的活動中要采取變化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感到有新奇感。使每個孩子都感到成功感。
六、課前預習輔導,樹立學生自信
體育教學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學生的技能掌握有一個提高的過程。所以對于弱勢群體,可以進行課前的輔導,使學生課前進行預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很多孩子認為體育課好玩,不用預習、不用復習,上好課就行了,其實體育課和其他的科目一樣都需要預習和復習。因此,我們在上體育課之前,特別是那些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預習,對基本要領進行練習鞏固,達到同步的效果。
在體育課教育中應該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在教學中應該學會尊重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收獲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