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浪潮滾滾向前,初中體育有效課堂模式也目不暇接。本文作者通過以情感人、以生為本和反饋評價等三方面論述了初中體育有效課堂“三步走”策略。
【關鍵詞】以情感人 學習興趣 以生為本 反饋評價 樂學境界
隨著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體育教師以《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為指南,大膽探尋有效課堂的教學規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探究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初步探索出了初中體育有效課堂“三步走”策略:
一﹑以情感人,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水漲船高
體育課一般是在室外動態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教師缺乏激情就難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因此,教師必須充滿激情去感染學生,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的著裝、儀容、心態、精神、情緒和姿態語言都是激情的重要方面,每當我進入課堂之前必定會整理好自己的著裝,然后提前來到操場,精神振奮地站在那里,使學生望之而精神一振,從而隊伍整齊地等待老師前來上課;上課鈴聲一響,我就情緒高昂地大聲喊道:“同學們好,我們又在操場相逢了!”學生便會情緒激昂地回應道:“老師好!”寥寥一句富有激情的室外開場白就點燃了學生的上課熱情;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我針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動作加以合理誘導,使用的教學口語突出感染性和邏輯性,并通過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等一系列豐富的姿態語言,促使學生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參與訓練。記得在2009年12月的一天,鑒于氣溫很低的實際情況,我就把男生分成兩組進行踢足球對抗賽,我也平均“分時”(一半時間各參與其中的一組)參加他們的活動。在實力均等的前提下比賽開始了,我積極指揮學生進行勇猛的進攻和嚴密的防守,不停地鼓勵和叫好比較優秀的學生。1∶0 他們歡呼,1:1他們開始跳躍……不知不覺中已經下課了,參與比賽的學生汗流浹背地離開了球場。有幾個女生一邊走一邊說:“看踢足球真有意思,多棒啊!”此時,我雖然大口喘氣,但看著學生帶著笑聲遠去的背影,心中多么甜蜜。可見,教師只有用激情感染學生,才能讓他們的學習興趣水漲船高。
二、以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體育課是注重實踐的,嘴上談兵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原則,適當進行點撥、個別輔導和小組誘導,盡可能多安排時間讓學生探索、思考和學練,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負荷和身體綜合素質。
譬如: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采用“快節奏、高密度和中強度”的教學方法。所謂“快節奏”,就是不但要適當地加快自己的語言速度和上課的節奏,而且要精簡教學的語言,處處表現出一種緊迫感。“高密度”就是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增加訓練頻率,并較多地采用了合作、自主學習的形式,從而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練、互相監督和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練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練習的實效性;“中強度”就是讓學生學會在練習時自我控制心率,從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步養成科學健身的好習慣。
三、反饋評價,讓學生在反思中得到提高
衡量一堂體育課到底效率如何,就必須通過反饋評價來體現。由于學生的體質和體能等方面的差異,教師進行分層評價是行之有效的。我在分層評價過程中,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制定了不同標準的評價。這種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下學生的自學、鍛煉情況,凸顯了綜合評價的優越性,從而使評價更合理,更公平。通過不同標準基礎上的不同層次的評價,既能發現課堂上一些不足,又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學習的快樂,增強了練習的勇氣和信心。當然,分層評價實施是務必堅持學生自評、組評和師評的有機結合,同時加以“課堂學生行為記錄卡”和“學生體育成長記錄袋”兩種課堂管理策略,從而確保了評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促使學生在不斷的反思中進一步端正了學習態度,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一個完美的課堂教學離不開總結與反思,因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是產生思維火花的空間。學生的疑惑一般不可能都在課堂上及時給予解決,所以,教師在課后對學生想要探究的東西認真對待,并努力使之成為下一堂上課的重點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而且還能有效地鼓勵學生質疑。當然,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努力做到全身心留意每位學生的一舉一動,要做到胸有成竹,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譬如:我每上完一堂課后就捫心自問:“這節課上學生學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并將這些想法寫在備課筆記的課后反思上,客觀地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反饋評價,才能真正從實踐中看到新的希望,在總結中發現新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初中體育新課程改革之路曲折而又漫長,廣大體育教師必須關注自己知識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為了在競爭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務必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本,全方位、多渠道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條件,努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進入樂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