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的眾多原因導致學生對高中地理缺乏興趣,教師應設計好的導語,巧妙地運用圖冊以及電化設備來提升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 地理 原因 應對措施
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形勢下,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地理素質,筆者認為:激發和培養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地理的真正主人,是地理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一、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
社會原因。我國的地理教育歷史悠久,但發展緩慢,其地理教學內容也多半處于龐雜無序的狀態,一直到1993年全國范圍內才開設初中地理課;而2001年地理課程才納入高考。因而長期以來,地理學科教材編定混雜,地理教師的缺乏造成中學生對地理課的認識停留在讀讀背背的水平上。
學校原因。地理教育的不穩定狀態,使得許多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目標”下,教學效果差,有的學校不按教學大綱開課,片面增加“主課”課時,壓縮“副課”課時,學生學習地理毫無壓力,更無多少積極性可言,中學地理教學陷入較為困難的局面當中。
學生原因。學生在學校課時的壓制下,把地理一直作為副課,缺乏應有的學習動力,而鮮有對地理課有興趣的學生,也往往因為地理教學中教師的勉強應付而不得法,興趣逐漸減退。
二、提高中學地理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精心設計導語,激發興趣
導語即“引言”,它是教學過程的第一環節,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前提。而在授課過程中又如何設計導語呢?
首先,內容承上啟下。
課堂導語的目的在于巧妙引出該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導語時,要深入挖掘,使導語成為聯系新舊知識的橋梁,通過它學生可以把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明確知識間的邏輯層次及知識結構。
再者是要語言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的描述,能拓展學生潛在的想象力,有助于形成各種地理表象,有利于學生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思維過程。如講“環境問題”時這樣描述“每當散步時,總希望看到一排排優雅別致的樓房,排映在碧綠的樹叢中,樓前、樹間鑲嵌著各種各樣的花圃、草坪、陽臺上,各種鮮花姹紫嫣紅引人注目,微風搖曳,花葉相映,小鳥在樹叢中歌唱……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拖著黑尾巴的汽車從光禿禿的街上駛過,工廠的煙囪冒著濃濃的黑煙,池塘里散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 這些問題是怎樣造成的?我們如何解決呢?”這樣的導語會將學生帶入一種環境優雅的美妙境界,在他們情緒受到強烈感染時早入新課。同時,為創設今后的生活環境指出了方向。
同時形式靈活多樣。
課堂導語的重要功能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導語要富有情趣,要講究語言表達藝術,形式呆板,模式單一,難以達到此目的。例如:“洋流”一節,我是從洋流助戰導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及盟軍嚴密約鎖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唯一門戶——直布羅陀海峽,然后英軍艦艇屢受德軍潛艇的襲擊,致使英軍遭受巨大損失。德軍的潛艇為什么能在英軍的嚴密監視下出入地中海呢?”又如:講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時,可用俗語“一山不容二虎”導入??傊ㄟ^各種方式,真正激起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課本的插圖、地圖進行教學。
地圖不僅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直觀地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文,圖文結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學習薩瓦納的氣候時,通常學生對熱帶草原(非洲)缺乏認識,因此難以區分干、濕兩季的特點。這時,學生可以通過“熱帶草原景觀圖”觀察干、濕兩季的自然景色:濕季時,草高茂盛,稀樹青翠,成群結隊的動物中,長頸鹿昂首挺胸,遙望蔥綠遼闊的大草原;干季時,草類凋零,樹木落葉,動物遷徙,草原一片枯黃荒涼的景色。通過觀察掛圖,再聯系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讓學生認識到那里處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下,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沛;干季受信風帶控制,降水較少,進而理解了干、濕季節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薩瓦納氣候的分布規律及特點。
(三)充分利用電化教育手段
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等多媒體的直觀優勢可以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影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感染力強等優勢顯現出極大的生命力,成為廣大教師采用的一種手段。運用自制的投影片作為一種直觀性、實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學軟件,解決了很多傳統教學形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一節課的開端,投影配合教師的語言可給學生一種直觀,方便的導入手段。如講到“影響氣候的因素”時,需要復習的內容較多,如果單靠教師口頭歸納總結,很難一下子說清楚,也很枯燥。如果依靠投影來展示我國年降水量和氣溫分布分布圖,同時結合談話式教學法,簡潔明了,直觀性強,效果更好。
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促使學生積極能動地投身學習,同時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通過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主動地去學習,形成教與學互融的良好氛圍,使得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