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在目前教育中,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造成了許多問題孩子。為了促進家庭教育,完善育人網絡,我就新時期青少年成長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教育,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新時期青少年成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責任感缺失
青少年一代的社會責任感,對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對個人來講責任感反映著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但由于種種原因,今天的青少年相當一部分責任感不強,具體表現在:
1.重自我,輕社會。過分崇尚自我,以我為中心,把個人事業的成功、幸福生活作為人生唯一的追求,自私、勢利,缺乏合作精神,團隊意識欠缺。
2.重索取,輕回報。只要求父母、老師、他人為自己服務,滿足自我各種需要,而不考慮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應作的回報,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抱怨,總覺得社會欠了他什么,而不考慮自己應負的責任。
3.重利益,輕抱負。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人推天混日,無所追求,被新的知識無用論所毒害。
(二)情感荒漠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父母外出打工者增多,加之許多父母缺乏與孩子交流的意識,認為只要供給孩子吃喝即可,因此,絕大多數父母很少靜下心來研究孩子的內心需求,孩子在學習、生活、生理上的一些問題無人傾訴,造成了心理障礙,出現了部分學生情感荒漠化現象嚴重。他們內心嚴重壓迫、封閉,沒有進取心,沒有同情心,出現交不良朋友、賭博、上網成癮、早戀等,甚至有些出現暴力傾向,打架、斗毆、搶劫等。
(三)知行分離
當今許多青少年在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方面普遍存在言與行,認識和行動脫節的情況,即“知而不行”,如:知道紀律重要卻不守紀;明白許多道理卻不講道理;感受到了真情卻不動情;“在家、在校、在社會”面目截然不同,多重人格。
(四)價值觀歪曲
當代青少年是思想活躍、敏感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長大,由于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尚不健全,受一些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往往對“新”的東西不能正確判斷,容易形成一些錯誤的價值傾向,他們往往自私自利,良莠不分,兼收并蓄。部分學生模仿電視中的黑社會頭目,把打架、斗毆、抽煙、喝酒、殺人放火認為是“酷”,把染彩色發、穿奇裝異服認為是“帥”;把大公無私、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刻苦認真等優良作風看作是“傻”,把勤儉節約看作是“摳門”。傳統的道德標準、價值體系正在當今中學生中失靈。
(五)法制觀念淡薄
當今青少年中,獨生子女居多,是掌上明珠,絕大多數家庭對子女疼愛有余,過分溺愛,造成了他們人格上的缺陷,如霸道、自私、任性、缺少合作意識、凡事由性子來,加之,農村環境缺少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造成了他們法制觀念淡薄,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清醒的認識和必要的控制,把違法違紀事件看的很平常。另外,一些家長平時愛夸耀自己親戚的權勢,使孩子誤認為“權大于法”,也導致孩子違法犯罪有恃無恐。
二、對家長提幾點意見、建議和要求
(一)注意言行,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無不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應嚴格自律,注意生活細節,樹立良好形象,做好學生的楷模。
(二)管好抽屜,看好大門。部分家長馬虎,不注意保管自己的物品,讓孩子偷走了錢物,造成了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養成了學生不良的習慣。
(三)兼聽則明,三思后行。大多數父母總覺得自家孩子很乖,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錯誤和缺點,被孩子的兩面性格所蒙蔽。
(四)提高認識,糾正誤區。許多家長在思想上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應該清醒認識,予以糾改。例如:
1. 自家孩子最好,發生問題,責任全在對方;
2. 孩子交給學校,一切責任全推給學校,自己可以不聞不問,甚至學校三番五次叫不到;
3. 給孩子經濟上的寬松,就是愛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就是對孩子的支持;
4. 管理孩子就是打孩子。平時不管,出問題不查根源,暴打一頓。要遇事冷靜,學會傾聽,給孩子辯解的機會,講究方法,注意策略,對癥下藥;
5. 當好“家庭教師”,形成育人網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只有家校合一,才能發揮更好的教育效益。因此,家長要做到:
(1)關心學生學習,常翻學生書包。
(2)正確引導,加強理想教育。
(3)做有心人,注意學生舉止,掌握孩子心態。
(4)關心孩子生活,保證健康成長。
(5)注意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6. 加強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1)進行價值觀的引導,探討生命的意義。
(2)重視愛心培養。
(3)重視勞動觀念的培養,讓孩子干力所能及的勞動,分擔家務活。
7. 幫助孩子處理好人際關系。
(1)正確與異性交往;
(2)正確對待競爭:學會競爭方法,不嫉妒,變壓力為動力。
(3)教會與老師溝通。尊重師長,幫助消除師生之間的誤解,教育孩子即使對不喜歡的老師,也不應有過激行為。
(4)教會處理交往中摩擦的方法。校園中的打架事件多由小摩擦引起,要讓學生學會包容別人,冷靜處理糾紛;遇到緊急情況會處理,家長不要糾集人互相打架。
8.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9. 慎對“網絡”雙刃劍。網上聊天、上黃色網站、交不良網友、打游戲等,危害不亞于吸毒,誘發各種犯罪,家長必須認真對待。
10. 遵守學校常規,配合學校工作。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育孩子任重道遠,只有我們家校攜手共進,才能完成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為社會造就棟梁之材,為孩子鑄造美好的明天。